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藏春秋》
《藏春秋》全文
宋 / 王汝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短楼矮阁小亭台,中有高人避世埃。

寒翠自怜霜后竹,清香谁辨雪中梅。

喧嚣祇为莺声巧,漏泄多应柳眼开。

只恐藏春藏不得,东君勾勒下山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士于幽静之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高人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以及周围自然景物的生机与韵味。

首联“短楼矮阁小亭台,中有高人避世埃”开篇即点明了场景的幽静与人物的超然。短小的楼阁和亭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的氛围,而其中的“高人”则象征着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世俗的境界。

颔联“寒翠自怜霜后竹,清香谁辨雪中梅”进一步描绘了冬日里竹子与梅花的风姿。竹子在霜后依然翠绿,自怜其坚韧不屈;梅花在雪中绽放,其清香难以言喻,象征着高洁与坚韧的精神品质。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对高人品格的赞美。

颈联“喧嚣祇为莺声巧,漏泄多应柳眼开”转而描写春天的景象。莺鸟的鸣叫声虽悦耳,但并非真正的喧嚣;柳树的嫩芽悄然绽放,是春意来临的标志。这两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季节更替联系起来,暗示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和谐。

尾联“只恐藏春藏不得,东君勾勒下山来”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春天的到来,是自然界的规律,无法隐藏也无法阻挡。“东君”在这里指的是春神,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与对生命力量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王汝舟
朝代:宋   字:公济   籍贯:北宋文   生辰:1034——1112

王汝舟(1034——1112),北宋文人,字公济,晚年号云溪翁,婺源武口(今江西婺源)人。皇祐五年进士。熙宁中,知舒城县。元祐间,知南剑州(《嘉靖延平府志》卷九)。历知建、虔二州。擢京东路转运判官,徙河东、河北、江西,后官终夔州路提点刑狱。致仕归,政和二年卒,年七十九。汝舟号循吏,所至皆有治绩,又喜读书,手校书万馀卷。著有《云溪文集》一百卷,今已佚(《弘治徽州府志》卷六)。《全宋诗》卷七四七录其诗八首。《全宋文》卷一八三○收其文三篇。事迹见《新安志》卷七、《宋史翼》卷二○。 
猜你喜欢

金缕曲.试院示诸生三十五叠前韵

尝遍闽江酒。数轺车、历来十郡,岁月绵否。

绛节霓旌相映处,惭愧名夸山斗。

做中正、人材品九。

邹鲁海滨多教泽,愿诸生、坚把遗规守。

袖然举、伫称首。也防中管歧途走。

谁则是、俞归铅察,断如银手。

丹漆西行通梦寐,自有衣珠宵受。

传圣译、玉田金口。

高蹑介邱观巨澥,莫黑风、罗鬼狰狞丑。

探物始、书成牖。

(0)

喝马一枝花.送沈茶星之来宾任

绝远宾江路。乱水轻舟频渡。潇湘行欲尽、瘴云苦。

千树桄榔,月黑鹃啼处。

到日清秋好,蜑户鲛人,满城看笑舞。椰子倾甘露。

照眼红蕉初吐。推琴小拄笏、讼庭暮。

龙目香中,早暗送、年华去。

吟情应不减,问写就蛮笺,重寄昭王台否。

(0)

卷四.琵琶仙.题杨浣香过云词后,并订修褉雅游,即用集中“题凫香客舫填词图”原韵

隔水招鸥,正绿波、十里晴镜春阔。

歌扇乍落飞英,酒鳞又凝碧。

知多少,采兰心事,算渐近、三三时节。

花雨惊魂,柳云约梦,浑是春色。

恰携得、一卷新声,待细与、尊前话游历。

唤起旧时明月,听梅边横笛。

愁自远、山中玉老,铸黄金、还煮白石。

且休辜负韶华,絮凉吹雪。

(0)

摸鱼子.题吴竹桥仪部小湖田乐府

问词坛、湖南垞北,风流偻指堪数。

霓裳梦断无人听,惆怅雅音非故。惊逸句。

又千顷,湖田渔唱传新谱。移宫换羽。

似白凤梳翎,青鸾掉尾,幽艳共谁语。兰台侣。

自脱朝衫归去。寻盟早主鸥鹭。

闲云更忆西泠隐,心折吴家乐府。吟玩处。

爱香细、帘疏玉轸调琴趣。最牵愁绪。

正梅子黄娇,海榴红绽,烛剪夜窗雨。

(0)

减字木兰花.春雨次韵

柳丝长短。约住春阴人意懒。夜雨凄凄。

不许催归杜宇啼。清明时候。料峭轻寒偏迤逗。

九十春光。花信才传到海棠。

(0)

庭院深深.杏庄婿属题络纬美人团扇

开到黄花秋老,凉风吹过妆楼。云鬟宫样罢梳头。

绮窗无个事,晓日上帘钩。

细检瓜瓤菜叶,爱听络纬声幽。持来素手慢凝眸。

想因观物化,应不解悲秋。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