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丝长短。约住春阴人意懒。夜雨凄凄。
不许催归杜宇啼。清明时候。料峭轻寒偏迤逗。
九十春光。花信才传到海棠。
柳丝长短。约住春阴人意懒。夜雨凄凄。
不许催归杜宇啼。清明时候。料峭轻寒偏迤逗。
九十春光。花信才传到海棠。
这首《减字木兰花·春雨次韵》由清代女词人顾太清所作,描绘了春雨中细腻而哀愁的景象。
“柳丝长短”,开篇以柳丝的长短起兴,暗示春天的生机与变化,同时也预示着情感的波动。“约住春阴人意懒”,春日阴云密布,似乎压抑了人们的心情,表现出一种慵懒与沉闷的情绪。“夜雨凄凄”,夜晚的雨声更加凄凉,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哀愁的氛围。“不许催归杜宇啼”,杜鹃鸟的啼叫本是催人归家,但在这样的夜晚,却反而加重了离愁别绪。
“清明时候”,清明时节,本是祭扫祖先、缅怀逝去亲人的日子,但在这场春雨中,更添了几分哀伤。“料峭轻寒偏迤逗”,料峭的春寒,时有时无地侵袭,让人感到既温暖又寒冷,情绪也随之起伏不定。“九十春光”,九十天的春光,短暂而又宝贵,此时却在春雨中显得格外脆弱。“花信才传到海棠”,海棠花开,标志着春天的美丽即将消逝,让人不禁感叹时光易逝,美好难留。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中的景色与情感,既有自然界的生动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顾太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