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苦雨三首·其三》
《苦雨三首·其三》全文
明 / 何吾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阴精离毕已多时,玉女投壶恐未知。

数尺兴波遑问路,何人霄汉漫裁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阴云密布、连绵不断的雨季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阴精离毕已多时”,运用了古代星象学中的术语,“阴精”指的是阴暗的星辰,“离毕”是星宿名,此处象征着长时间的阴雨天气。这一句简洁而有力地勾勒出雨季的背景,营造了一种沉闷压抑的氛围。

次句“玉女投壶恐未知”,巧妙地将神话传说融入现实情境中。“玉女”是传说中的仙女,此处借指雨滴,形象地描绘了雨滴如同仙女般轻盈地落下,但似乎连这些细微的雨滴也未能察觉到四周的阴霾。这一比喻既增添了诗意,又暗示了自然界与人类感知之间的微妙关系。

接下来的“数尺兴波遑问路”,进一步深化了对雨季景象的描绘。雨滴虽小,却能激起水面的波澜,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使面对微不足道的挑战,也不应忽视其潜在的影响。同时,这句话也隐含了人生的哲思,即生活中的小小事件也可能引发深远的后果,需要我们谨慎对待。

最后一句“何人霄汉漫裁诗”,则将视角提升至更广阔的宇宙空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欲望。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的智慧与创造显得渺小,诗人借此抒发了对宇宙之大、自然之美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对生命哲学的独到见解,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作者介绍

何吾驺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龙友,号家冈。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少詹事。崇祯六年擢礼部尚书,旋入阁,与首辅温体仁不协,罢去。南明隆武帝召为内阁首辅。闽疆既失,赴广州,永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辞去。有《宝纶阁集》。
猜你喜欢

哭王元迈

纷纷举手争毫末,砥柱当河独不流。

一夕便随波浪没,天涯黄叶更悲秋。

(0)

阳翟冬夜

便往吾何敢,长闲力未能。

寒炉夜篝火,急雪暗翻灯。

唤客初无酒,敲门尚有僧。

不嫌空四壁,相对倚枯藤。

(0)

秋日即事四首·其二

鬓发苍然雪欲垂,问君何苦读书为。

旁人不会回头意,犹记田光盛壮时。

(0)

和成士瑴鹿女泉诗

成子东游十日程,驼裘颠倒帽攲倾。

新诗顿数神仙事,病耳忽闻京洛声。

去住闲经几尘刹,往来相望一牛鸣。

再寻六月山前路,分我寒泉数勺清。

(0)

曹南官舍书事

去岁头已白,今年眼复昏。

不忧穷刺骨,仍有病伤魂。

酒薄如官冷,年丰荷主恩。

空庭闲草木,终未答乾坤。

(0)

唐张琯书记梁时妇人黄鼎因侯景乱没北齐为小校胡儿所虏生二子后附海舶归闻鼓角得岸乃知是会稽郡鼎先在梁许嫁张固及归固适为剡令求与相见不可乃遣令送之宣城鼎在齐时作秋风曲渡海时又作诗三章琯书称其词凄怨自琯时已不传

万里秋风曲,三章渡海诗。

绝胜汉公主,略似蔡文姬。

故国山河在,荒城鼓角悲。

何如觅张固,不用忆胡儿。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