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卯八月十五夜大风雨赋示诸生并儿侄三首·其一》
《己卯八月十五夜大风雨赋示诸生并儿侄三首·其一》全文
明 / 何吾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梧露槐霜漱桂枝,广寒如洗澹妆眉。

雷声也似儿声细,都谓蛟龙得雨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大风雨中的月色与自然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情感。

首句“梧露槐霜漱桂枝”,以梧桐叶上的露水和槐树上的霜花轻轻滋润着桂树枝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秋夜氛围。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元素赋予了生命,使得画面生动起来。

次句“广寒如洗澹妆眉”,将月亮比作被洗涤过的广寒宫,其表面如同淡雅的眉毛一般,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柔和、明亮而又不失清冷之感的美丽景象。这里的“广寒”指的是传说中的月宫,“澹妆眉”则暗示了月光的柔和与淡雅。

第三句“雷声也似儿声细”,通过将雷声与儿童的声音相比较,突出了雷声的轻柔与细腻。在这样的语境下,雷声不再给人以震撼或恐怖的感觉,反而增添了一种温馨与和谐的气氛,仿佛是大自然在为中秋之夜献上的一曲轻柔乐章。

最后一句“都谓蛟龙得雨时”,借用蛟龙得雨的典故,表达了对这场大风雨中万物得到滋润的感慨。在这里,诗人将自然界的风雨与生命的滋养联系在一起,寓意深远,既赞美了大自然的慷慨与神奇,也寄托了对生命成长与繁荣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大风雨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生命与宇宙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何吾驺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龙友,号家冈。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少詹事。崇祯六年擢礼部尚书,旋入阁,与首辅温体仁不协,罢去。南明隆武帝召为内阁首辅。闽疆既失,赴广州,永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辞去。有《宝纶阁集》。
猜你喜欢

杂诗八首·其六

延陵有长剑,宝若千金璧。

闭匣泣风雨,开匣干星日。

骏马与名都,罗列终不易。

服之适异土,见谓铅刀质。

徐君亦何为,神襟独尔识。

欲色在不言,心许成莫逆。

如何历聘归,墓门已有棘。

含意竟未伸,涕下空沾臆。

宰木集晨风,可以悬三尺。

寸心苟不渝,是物何足惜。

驱马去郊原,弃置如遗迹。

贤哉贵公子,交情固金石。

咄彼市门徒,景行宜自惕。

(0)

壮别

极目鉴八荒,淋漓几战场。

虎皮蒙鬼蜮,龙血混玄黄。

世纪开新幕,风潮集远洋。欲闲闲未,横槊数兴亡。

(0)

题半盆兰蕊图

盆画半藏,兰画半含。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0)

菩萨蛮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0)

登南海驿楼

海气空濛日夜浮,山城才雨便成秋。

冯唐头白偏多感,倚遍天南百尺楼。

(0)

种笔亭题画

积雨暗林屋,晚峰晴露巅。

扁舟入蘋渚,浮动一溪烟。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