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老人石》
《老人石》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坚性何妨高处蹲,閒身归去总无村。

风云月露酿元气,草木昆虫依本根。

大地几回成昼夜,诸峰相见即儿孙。

当时曾笑生公石,不点顽头更囫囵。

(0)
鉴赏

这首诗《老人石》由明代诗人成鹫所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首联“坚性何妨高处蹲,闲身归去总无村”,以“老人石”为象征,描绘其坚韧独立的姿态,即使身处高处也不妨碍其坚定的本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远离尘嚣,归隐山林。

颔联“风云月露酿元气,草木昆虫依本根”,进一步阐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风云月露滋养着天地间的元气,而草木昆虫则遵循着生命的基本规律生长繁衍,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颈联“大地几回成昼夜,诸峰相见即儿孙”,将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广阔相结合,表达了对宇宙万物变化的深刻理解。大地经历了无数次日夜交替,而山峰之间的相遇,则仿佛是家族的传承,寓意着生命的延续与循环。

尾联“当时曾笑生公石,不点顽头更囫囵”,以“生公石”为例,借古喻今,表达了对那些固执己见、不愿改变的人的讽刺。这里的“生公石”可能指的是某个传说中的石头,被赋予了智慧或顽固的形象,而“不点顽头更囫囵”则意味着那些不愿接受新知、固守旧见的人,最终只会像顽石一样,无法融入变化的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老人石”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时间、生命和人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玉楼春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

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0)

天阴

天阴尽日黯无光,白骨纵纵横地霜。

真鞑未多多伪鞑,拒王不罪罪勤王。

昔持耒耜今兵革,人食糟糠马稻粱。

正似镬汤无冷处,年三十六死为长。

(0)

蒙城清燕堂

清燕新碑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

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

庭下早知闲木索,坐间遥想御丝桐。

飘然一往何时得,俛仰尘沙欲作翁。

(0)

春日山居寄友人

野吟何处最相宜,春景暄和好入诗。

高下麦苗新雨后,浅深山色晚晴时。

半岩云脚风牵断,平野花枝鸟踏垂。

倒载干戈是何日,近来麋鹿欲相随。

(0)

游敬亭寄崔侍御

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

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

登高素秋月,下望青山郭。

俯视鸳鸯群,饮啄自鸣跃。

夫子虽蹭蹬,瑶台雪中鹤。

独立窥浮云,其心在寥廓。

时来顾我笑,一饭葵与藿。

世路如秋风,相逢尽萧索。

腰间玉具剑,意许无遗诺。

壮士不可轻,相期在云阁。

(0)

相和歌辞.采莲曲

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