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情量已难量,忠宋心诚岂暂忘。
执烛小儿浑放去,略无言语与君王。
谢公情量已难量,忠宋心诚岂暂忘。
执烛小儿浑放去,略无言语与君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忠诚的臣子在深夜里,手持蜡烛,小心翼翼地侍奉君王的情景。诗中“谢公情量已难量”表达了对先贤谢安生的感念和怀念,谢安生是唐代著名的忠臣,其忠诚之心如深海一般难以衡量。而“忠宋心诚岂暂忘”则表明诗人自己对于宋代(这里可能指刘宋或者南宋)的忠诚不忘,这里的“宋”或许是对某一历史时期的仰望和自诩。
“执烛小儿浑放去,略无言语与君王”这两句则描绘了一个细腻的情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只身一人手持蜡烛,小心地行走,没有多余的话语,只是默默地侍奉着君主。这里的小儿可能指的是年幼的仆从或侍者,他们在夜晚为君王服务,表现出一种庄重和神圣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忠臣的怀念,以及自己对于君王无言的侍奉,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忠诚之情与对权威的敬畏。这样的情感流露,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颇为常见,它不仅展现了个人对国家和君主的情感,也映射出当时社会对于忠义的重视和礼仪文化的传承。
思文际圣君,稽首萃群辟。
子云侍承明,胡为去荒域。
被命事犀渠,差胜下蚕室。
愤志酬八书,荣名重三策。
丁年子卿嗟,皓首仲升泣。
看鸢穷瘴烟,放鸡定何日。
业既违操觚,勋还期裹革。
五月行渡泸,千里望巴国。
泸水向东流,巴云忽西匿。
相思持寸心,愿附双飞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