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月六日城外马上呈世德·其二》
《六月六日城外马上呈世德·其二》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虎头凤麓连长堤,随山刊木路可为。

长官仁政及物远,一时力役民忘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地方官员邹浩推行仁政的情景,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了他如何减轻民众负担,让百姓在劳役中感到轻松与满足。诗中“虎头凤麓连长堤,随山刊木路可为”两句,以生动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隐喻着官员治理下的社会和谐与进步。长堤蜿蜒,与山峦相接,象征着道路的畅通无阻,也暗含着社会秩序的稳定。而“随山刊木路可为”,则体现了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原则,既符合古代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也寓意着治理国家应遵循自然规律,合理规划。

接下来,“长官仁政及物远,一时力役民忘疲”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赞扬邹浩的仁政惠及远方,使得民众在劳役中不再感到疲惫。这里的“仁政”不仅指对民众物质生活的关怀,更包含了对民众精神状态的尊重和理解,体现了古代儒家思想中“以民为本”的理念。通过“一时力役民忘疲”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传达出邹浩的治理效果,即他的政策不仅改善了民生,还激发了民众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参与公共事务时感到快乐而非负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赞颂,展现了宋代地方官员邹浩在推行仁政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这种政策对社会带来的正面影响。它不仅是一首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之词,也是对中国古代社会治理智慧的一种艺术再现。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夏日别余秀才

岳麓云深麦雨秋,满倾杯酒对湘流。

沙边细柳牵行色,水面轻烟画别愁。

敢待傅岩成好梦,任从磻石挂纤钩。

镜机冲漠非吾事,自要青云识五侯。

(0)

送黄宾于赴举

秋风昨夜满潇湘,衰柳残蝉思客肠。

早是乱来无胜事,更堪江上揖离觞。

澄潭跃鲤摇轻浪,落日飞凫趁远樯。

渔父不须探去意,一枝春袅月中央。

(0)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其八

何事深山啸复歌,短弓长剑不如他。

且图青史垂名稳,从道前贤自滞多。

?鴳敢辞栖短棘,凤凰犹解怯高罗。

人生若得逢尧舜,便是巢由亦易过。

(0)

新楼诗二十首·其二十灵汜桥

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

岸花前后闻幽鸟,湖月高低怨绿杨。

能促岁阴惟白发,巧乘风马是春光。

何须化鹤归华表,却数凋零念越乡。

(0)

宿山房

石窗灯欲尽,松槛月还明。

就枕浑无睡,披衣却出行。

岩高泉乱滴,林动鸟时惊。

倏忽山钟曙,喧喧仆马声。

(0)

赠上都紫极宫刘日新先生

道德吾君重,含贞本去华。

因知鍊神骨,何必在烟霞。

棋散庭花落,诗成海月斜。

瀛洲旧仙侣,应许寄丹砂。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