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昔来芙蓉傍,山为发灵水吐芒。
美人今归在何处,箫哀鼓悲葬前冈。
我欲从之似云出,友风子雨游四方。
梦魂无凭不可挽,坐揽衰涕终摧藏。
美人昔来芙蓉傍,山为发灵水吐芒。
美人今归在何处,箫哀鼓悲葬前冈。
我欲从之似云出,友风子雨游四方。
梦魂无凭不可挽,坐揽衰涕终摧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适的作品,名为《王木叔秘监挽词》。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美人昔日与现今状况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的哀思和无限的情感寄托。
“美人昔来芙蓉傍,山为发灵水吐芒。”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仙境般的美丽景象,“美人”指的是诗中所咏叹的人物,她曾经在一片如同荷花(芙蓉)一般的地方出现,而那里的山川似乎也被她的到来而灵动,河水仿佛都能吐出芦苇一样的东西。这里借助了古人对仙境的想象,将美人的到来赋予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神秘色彩。
“美人今归在何处,箫哀鼓悲葬前冈。”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美人现状的一种追问和感慨。现在美人去向何方?而那曾经共同度过时光的地方,如今却只剩下了凄凉的箫声和悲伤的鼓声,仿佛在为逝去的欢乐葬礼一般。
“我欲从之似云出,友风子雨游四方。” 诗人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愿望,要像云一样跟随美人的踪迹,或者说是想要像风和雨那样自由自在地在世界各地漫游。这不仅是对美人的思念,也是一种超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声。
“梦魂无凭不可挽,坐揽衰涕终摧藏。”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哀伤。即使在梦中,也难以寻觅到美人的踪迹,更无法把握住那逝去的时光。在现实中,诗人只能坐着,手捧着衣衫啜泣,终日沉浸在对美人的思念之中,这份哀伤也就随他一生。
总体来说,这首词充满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美人不再归来的哀愁。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寄托哀思的佳作。
老来消尽朱颜,也应身与诗人称。
烟村贳酒,风江垂钓,尽饶佳兴。
思欲云腴,气还秋肃,底输公等。
更浮尘扫却,炉薰静对,放清味,闲中领。
换作痴肥未肯。是生来、神清骨冷。
怀人坐夜,摊书起早,少眠多醒。
便减腰围,怎教轻减,耽吟心性。
倚寒天剩有,梅花满树,认年时影。
寒城清角吹烟起,凉蟾半规残白。
瘦影怯凭阑,对沈沈空碧。相思忘不得。
待归雁、为传消息。野寺疏钟,江楼横笛,几番游历。
望极。暮天西,银河转、冥冥湿云无迹。
木叶下微波,更啼螀悽恻。遥知虚幌侧。
只人共、素娥岑寂。甚愁里、杀了明镫,又断肠今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