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长官后,邑人诗转工。
批书月屡满,觅荐岁常空。
柳已如蓝碧,桃元胜锦红。
终归剡溪上,举棹谢东风。
自得长官后,邑人诗转工。
批书月屡满,觅荐岁常空。
柳已如蓝碧,桃元胜锦红。
终归剡溪上,举棹谢东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仕途上取得进展后,返回家乡的情景。诗人自得长官,即获得了一定的官职和地位之后,回到故乡,发现邑人(指同乡或村民)的诗歌技艺都有所提高,这显示出诗人的影响力,也反映了他对文学的推崇。
"批书月屡满,觅荐岁常空"表达的是诗人在仕途上不断地批阅文件、书信,但对于推荐和升迁却始终感到不足。这两句通过对比手中的文书与心中职位的满足感,传递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期望。
"柳已如蓝碧,桃元胜锦红"则是用鲜明的颜色来形容自然景物。柳树呈现出淡雅的绿色,而桃花竞相比美,胜过了最华丽的锦缎。这两句描写诗人归乡时所见到的春天景致,表现出了诗人对家乡之美的赞美和怀念。
"终归剡溪上,举棹谢东风"则是说诗人最终回到了家乡的山水之间,手持钓竿在溪流中垂钓,以此来表达他对繁忙官场生活的告别,以及对自然安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于仕途中的恩赐和机遇心存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勾勒,展现了诗人在官场上升迁后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文学、自然和家乡深厚的情感。
烈风惊洪涛,浩荡吹海立。
迅雷忽翻空,掩耳嗟不及。
汉兵百万骑,已夺秦关入。
击石惊倒流,势若三峡急。
沧波忽喧豗,众目俱骇慄。
人言海潮来,昔为子胥屈。
谁当语冯夷,四海今已一。
王春会涂山,白玉执万笏。
江河及乔岳,祠祀已咸秩。
海神会当知,万岁拱帝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