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光与山色,缥缈想为容。
不知山色澹,为复烟光浓。
虎儿断入图画中,凭阑展卷将无同。
但令绝景长在眼,从渠绝霭随春风。
烟光与山色,缥缈想为容。
不知山色澹,为复烟光浓。
虎儿断入图画中,凭阑展卷将无同。
但令绝景长在眼,从渠绝霭随春风。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吴镇所作,题为《米元晖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米元晖画卷中的山水之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烟光与山色交织的梦幻景象。
首句“烟光与山色,缥缈想为容”,开篇即以烟光和山色作为描绘对象,缥缈二字形象地勾勒出画面的虚幻与飘渺感,仿佛是仙境一般的景象。接下来,“不知山色澹,为复烟光浓”两句,通过疑问的形式,巧妙地引导读者思考烟光与山色之间的关系,是山色显得淡雅还是烟光更为浓郁,营造了一种含蓄而深邃的意境。
“虎儿断入图画中,凭阑展卷将无同”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艺术感染力。“虎儿”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自然界的生灵,其“断入图画中”暗示了自然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使得画面更加鲜活。而“凭阑展卷将无同”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作的独特感受,仿佛站在画前,展开画卷,每一处都充满了新奇与惊喜。
最后,“但令绝景长在眼,从渠绝霭随春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绝美景色的向往与追求,希望这些美丽的景色能够永远留在心中,不受外界变化的影响。这里的“绝霭”指的是云雾,随着春风消散,象征着自然界的瞬息万变,而“但令绝景长在眼”则强调了内心世界的永恒与不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米元晖画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山水之美,更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艺术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五年职翰林,四年涖浔阳。
一年巴郡守,半年南宫郎。
二年直纶閤,三年刺史堂。
凡此十五载,有诗千馀章。
境兴周万象,土风备四方。
独无洛中作,能不心悢悢。
今为青宫长,始来游此乡。
裴回伊涧上,睥睨嵩少傍。
遇物辄一咏,一咏倾一觞。
笔下成释憾,卷中同补亡。
往往顾自哂,眼昏须鬓苍。
不知老将至,犹自放诗狂。
帘下开小池,盈盈水方积。
中底铺白沙,四隅甃青石。
勿言不深广,但取幽人适。
泛滟微雨朝,泓澄明月夕。
岂无大江水,波浪连天白。
未如床席间,方丈深盈尺。
清浅可狎弄,昏烦聊漱涤。
最爱晓暝时,一片秋天碧。
老与病相仍,华簪发不胜。
行多朝散药,睡少夜停灯。
禄食分供鹤,朝衣减施僧。
性多移不得,郡政谩如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