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都驿答梦得六言二首·其二》
《临都驿答梦得六言二首·其二》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六言诗  押[寒]韵

谢守归为秘监,冯公老作郎官。

前事不须问著,新诗且更吟看。

(0)
注释
谢守:古代官职名,指谢姓官员。
归:晋升。
秘监:秘书监,古代官职,负责图书管理等。
冯公:对冯姓长者的尊称。
老:形容词,指年纪大。
郎官:古代官职,如郎中、侍郎等。
前事:过去的事情。
不须:不必。
新诗:新的诗歌。
且:暂且,姑且。
更:再,又。
吟看:吟诵欣赏。
翻译
谢守官职晋升为秘监,冯公年迈依旧担任郎官。
过去的事务无需多问,新的诗歌值得我们吟咏欣赏。
鉴赏

这两句诗是白居易在唐朝时期所作,属于他的《临都驿答梦得六言二首》中的第二首。从这些行文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和往昔的深沉怀念。

"谢守归为秘监,冯公老作郎官。"

这两句描绘了两个朋友各自的职位变迁。"谢守归为秘监"指的是某位叫谢的朋友担任了秘书监这样的官职,而"冯公老作郎官"则是说另一位朋友冯公尽管年岁已高,依然担任着郎官的职位。这两句通过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了朋友们在仕途上的不同遭遇和状态。

"前事不须问著,新诗且更吟看。"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淡然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前事不须问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事情已经不再追问,不再纠结的豁达心态;而"新诗且更吟看"则显示出诗人希望通过新的诗篇来继续分享彼此的情谊和感受。这里的"新诗",既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即兴创作的诗歌,也可以视作一种交流思想感情的方式。

整体而言,这四句诗透露出朋友间的情深意长,以及面对世事变迁时保持淡定从容的心态。白居易以其特有的平实风格,将生活中的点滴之情和人性的复杂性,通过简约的语言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出疆

去时不敢留姓名,一身万里鸿毛轻。

征鞭不返长淮水,正恐来者愁此行。

吁嗟此行良独难,出门儿女更辛酸。

平生崛强身是胆,自许虎口能生还。

犬羊异种犹人类,惟有肝胆倾相示。

此语历历端不诬,毕竟言之无二意。

从前鸥鹭奋不飞,机心一动成惊疑。

愿言嘻嗑啖儿齿,直到齿落儿不知。

(0)

鹧鸪天.重九登醉山堂,戏集前人句作鹧鸪天,令官妓歌之,为酒间一笑。前一首,自为之也·其八

年少登高意气多。黄花压帽醉嵯峨。

如今满眼看华发,强捻茱萸奈老何。

千叠岫,万重波。一时分付与秦娥。

明年身健君休问,且对秋风卷翠螺。

(0)

浣溪沙.送春

月落桐梢杜宇啼。云埋芳树鹧鸪飞。

夜阑分作送春诗。

山上安山经几载,口中添口又何时。

相思一曲诉伊谁。

(0)

丙辰寄国举兄

是间南极老人星,乔木脩篁亦有情。

直向朱明为后殿,不随黄落入秋声。

儿孙衮衮看新出,兄弟团团得晚成。

笑阅世人心事短,却从黄老问长生。

(0)

送儿沆赴昌国学录

来汝沆,吾语汝。蓬莱乡,仙者寓,汝行岂为求仙故。

宝陀山,佛者住,汝今岂为礼佛去。

吾闻滃洲好学舍,兵后弦歌尚存鲁。

巨鳌拄牢苍璧岛,长鲸截断红尘路。

黄公高节懔犹在,茹侯英标俨如睹。

芷翁器业国有传,逸少词章家有谱。

扶桑日出长精神,沧溟际天豁襟宇。

潮水生落见乘除,风涛澎湃尝敛阻。

耳目所接皆为学,身心所会当约取。

旦气清明方见性,人生涉历终知趣。

规模要放面前阔,议论要到心平处。

雪霜之际有阳春,波浪之中有砥柱。

畏友当如父师敬,平交当以兄弟处。

我虽自馁耄何及,汝方年壮力须努。

亦欲长教在我傍,深恐独学为汝误。

不然何以资一出,幸犹近只寸半渡。

驾言曰仕实从游,自昔成人出辛苦。

著汝意气勉自强,味哉言语谨勿负。

东云在望道路开,西风吹送衣裳舞。

消受宫墙饭几盂,胜举家庭禄三釜。

岁月箭过归有期,却把本色初心娱父母。

(0)

湖州碧澜堂

苕溪清浅霅溪斜,碧玉光寒照万家。

谁向月明终夜听,洞庭渔笛隔芦花。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陆游 屈大均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