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柳未送穷车,弊衣先入歌院。
虽得萧何指踪,难与老子同传。
结柳未送穷车,弊衣先入歌院。
虽得萧何指踪,难与老子同传。
这首诗以戏谑的口吻,对武夫韩公进行了调侃。首句“结柳未送穷车”运用了古代习俗中的“送穷”仪式,结柳为穷鬼送行,此处以“未送”来暗示韩公还未完成这一仪式,却已先行踏入歌院,形象地描绘出韩公急于追求享乐的形象。次句“弊衣先入歌院”则进一步强调韩公的急躁和不拘小节,他身着破旧衣物便迫不及待地进入歌院,似乎对物质条件并不在意。
接下来,“虽得萧何指踪”一句,借用了历史典故,意在赞扬韩公能够得到像萧何这样的贤臣的指引,暗含对韩公才能的认可。然而,“难与老子同传”则立即转折,指出即便韩公得到了如此高的评价和指导,也难以与道家哲学中的“老子”(即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相提并论,暗示韩公在道德修养或深远智慧方面有所欠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既肯定了韩公在某些方面的成就,又巧妙地指出了其在个人修为和境界上的不足,体现了诗人对人物的深刻洞察和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
君把一尺诏,南游济沧浪。
受恩忘险艰,不道歧路长。
戎狄方搆患,休牛殊未遑。
三秦千仓空,战卒如饿狼。
委输资外府,诹谋寄贤良。
有才当陈力,安得遂翱翔。
岂不慎井赋,赋均人亦康。
遥知轩车到,万室安耕桑。
火伏金气腾,昊天欲苍茫。
寒蝉惨巴邓,秋色愁沅湘。
昨日携手西,于今芸再黄。
欢娱讵几许,复向天一方。
蹢躅话世故,惆怅举离觞。
共求数刻欢,戏谑君此堂。
今日把手笑,少时各他乡。
身名同风波,聚散未易量。
曷月还朝天,及时开智囊。
前期傥犹阔,加饭勉自强。
寒窗羞见影相随,嫁得五陵轻薄儿。
长短艳歌君自解,浅深更漏妾偏知。
画裙多泪鸳鸯湿,云鬓慵梳玳瑁垂。
何事不看霜雪里,坚贞惟有古松枝。
葩叠萼相重,烧栏复照空。
妍姿朝景里,醉艳晚烟中。
乍怪霞临砌,还疑烛出笼。
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
殷丽开繁朵,香浓发几丛。
裁绡样岂似,染茜色宁同。
嫩畏人看损,鲜愁日炙融。
婵娟涵宿露,烂熳抵春风。
纵赏襟情合,闲吟景思通。
客来归尽懒,莺恋语无穷。
万物珍那比,千金买不充。
如今难更有,纵有在仙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