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座镇雄军,歌谣满路新。
汾川三月雨,晋水百花春。
囹圄长空锁,干戈久覆尘。
儒僧观子夜,羁客醉红茵。
笔砚行随手,诗书坐绕身。
小材多顾盼,得作食鱼人。
八座镇雄军,歌谣满路新。
汾川三月雨,晋水百花春。
囹圄长空锁,干戈久覆尘。
儒僧观子夜,羁客醉红茵。
笔砚行随手,诗书坐绕身。
小材多顾盼,得作食鱼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边塞的生活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个人感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八座镇雄军,歌谣满路新。”开篇即以壮观的场面勾勒出边塞的坚固与军队的英勇,以及士兵们唱歌的生动画面,这不仅展现了军营生活的热闹,也透露出诗人对边关生活的赞美。
“汾川三月雨,晋水百花春。”接着,诗人描绘了汾河在三月时节的细雨和晋水沿岸百花盛开的景象,借此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隐含着对春天生机勃勃的赞叹。
“囹圄长空锁,干戈久覆尘。”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军事设施和武器的描写,囹圄(即城墙)如同长空之锁,将边塞紧紧封锁,而干戈(古代兵器之一)久置不用,已被厚厚的尘土所覆盖。这里表现出边关生活的沉寂与战争气氛的淡化。
“儒僧观子夜,羁客醉红茵。”诗人夜晚时分,与道士和僧侣一起观赏星象,而自己却像一位流离失所的旅者,在草地上沉醉于鲜红色的野花之中。这两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既有对天文学知识的了解,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名利。
“笔砚行随手,诗书坐绕身。”这两句则直接揭示了诗人作为文人的自我写照,他时刻不离自己的书籍和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在他的生活中,文字与知识成为了他最亲密的伴侣。
“小材多顾盼,得作食鱼人。”结尾两句诗流露出诗人对自身才能的自谦以及对平凡生活的满足。小材指自己能力有限,而得以安于现状,过着像食鱼人(捕鱼为生的渔夫)那样的简单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自然景观和军事设施的描写,再到个人生活的点滴展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它不仅是对边关生活的一种赞美,也是一种对友人思念之情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