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二十一首·其十三》
《颂古二十一首·其十三》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偈颂

去年贫,雷在天上壮。今年贫,水出山下蒙。

家风不与香严别,熨斗煎茶铫不同。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境遇,以及对家风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的感慨和对传统习俗的坚守。

“去年贫,雷在天上壮。” 这句描绘了去年虽然贫困,但内心充满希望和力量,如同雷声在天际回响,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雷声虽在天边,却给人以力量和鼓舞,暗示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今年贫,水出山下蒙。” 而到了今年,境遇似乎并未改善,反而更加艰难。水从山下流出,可能象征着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而“蒙”字则可能寓意着迷茫或困惑,暗示面对困境时内心的不确定感。

“家风不与香严别,熨斗煎茶铫不同。” 最后两句则转向对家风的描述。这里提到的“香严”可能是指一种传统的仪式或习俗,“熨斗煎茶铫”则是古代用来熨烫衣物和煮茶的器具,象征着日常生活的细节和传统习惯。这两句表明尽管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但家庭的传统和习俗并未改变,它们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也是支撑个人精神世界的基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生活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珍视和传承。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洞察,也传递了一种在逆境中坚持自我、守护传统的精神力量。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六州歌头.镜中见鬓丝有白者

飞蓬两鬓,容易雪霜欺。能似旧,青青否,一丝丝。

不须悲。

草木无情物,催换叶,清秋节,芳未歇,寒先彻,底禁持。

似我工愁,倘不教憔悴,造物何私。

况天涯漂泊后,昨梦都非。老态垂垂。镜先知。

念欢事少,忧心悄,吾衰早,复奚辞。

长似此,星星矣,欲胡为。莫频窥。

一样伤心色,行滋蔓,到吟髭。

金粉改,江山在,越悽其。

商妇琵琶,咽到无声处,萦损蛾眉。

便青春又也,忍忆少年时。醉插花枝。

(0)

庆春宫.秋宵露坐,时妇亡四月矣

蚓曲依墙,鱼更隔岸,短廊阴亚蔷薇。

露幂闲阶,微凉自惊,无人泥问添衣。

并禽栖遍,趁星影、孤鸿夜飞。

绳河低转,梦冷孀娥,香雾霏霏。当时曲槛花围。

却月疏帘,玉臂清辉。

纨扇抛残,空怜锦瑟,西风怨入金徽。

返魂烧尽,甚环佩、宵深怕归。

茫茫此恨,碧海青天,惟有秋知。

(0)

南歌子

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材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0)

庆春宫.冬绪羁吟

红叶家林,苍烟邻寺,岁残未了秋声。

门柳鸦寒,庭莎蚕老,浸霜月气冥冥。

夜窗灯晕,镇摇落山川旧情。

伤心年事,何限繁华,不抵飘零。

追思结客幽并,连骑云骄,看剑星横。

谁分萧条,哀时词赋,过江无泪堪倾。

暮鸿天远,奈重拍燕歌自惊。

一生怊怅,拼与江南,空老兰成。

(0)

题复初师松云山房

禅房远在东山下,千尺青松一片云。

偃蹇不随龙起蛰,清高还与鹤为群。

窗间挂锡寻珠树,石上看经识贝文。

中夜雨香清不寐,天花如雪落缤纷。

(0)

送萧子所之九江谒刘太守楚奇·其六赋通天岩送曾鲁卿归赣岩后有小岩名曾公岩

曾公岩在通天侧,旧是曾公自凿通。

东望不堪遭乱后,南归却忆向岩中。

春阴虎卧千峰雪,日落猿啼万壑风。

城市别来应少见,看云长是忆曾公。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