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橘》
《橘》全文
宋 / 李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皇树擅芳传楚颂,厥包锡贡纪荆扬。

踰淮易质从为枳,书尾重题未降霜。

四老何须隐商岭,千奴谁为种龙阳。

遥怜陆绩怀嘉实,归奉慈颜满袖香。

(0)
翻译
皇家的树木以其芬芳闻名,流传着楚地的赞歌,它们包裹着贡品,记录着荆扬的辉煌。
越过淮河,它们的性质改变,可能变为枳木,书卷末尾再次题写,还未等到冬天的霜降。
四位长者不必在商岭隐居,众多奴仆又有谁能种植在龙阳之地。
我遥想陆绩怀抱着美好的果实,归来时衣袖间充满了孝心和香气。
注释
皇树:指代皇家的名贵树木。
擅芳:擅长散发芳香。
楚颂:楚地的赞歌。
厥包:它们的包裹物。
锡贡:进献贡品。
荆扬:古代地区名,包括湖北、湖南一带。
踰淮:越过淮河。
易质:性质改变。
为枳:变为枳木。
书尾:书卷末尾。
未降霜:还未到冬季霜降时节。
四老:四位年长的人。
商岭:古代山名,可能象征隐居之地。
千奴:众多奴仆。
龙阳:古代地名,可能与种植有关。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官员,以孝顺著称。
嘉实:美好的果实,象征孝心。
慈颜:慈祥的脸庞,指母亲或长辈。
满袖香:衣袖充满香气,形容孝敬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洪的作品,名为《橘》。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传统文化的自豪和对自然景物的深情。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典雅。

"皇树擅芳传楚颂" 一句,通过皇家树木盛开花朵,传承了楚地的美丽赞歌,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尊崇和自豪之情。这里的“皇树”可能指的是橘树,在古代象征着高贵与纯洁。

"厥包锡贡纪荆扬" 中,“厥包”可能是指橘子外层的皮,而“锡贡”则形容其坚硬,通过对比突出了橥子的珍贵和坚实。"纪荆扬" 或许暗示了诗人对于这种传统美好事物的记录与传扬。

"踰淮易质从为枳" 这一句中,"踰淮" 指的是越过淮河,而“易质”则形容橘树性格的纯净无杂。"从为枳" 则是说诗人因为橘子的美好而将其比作另一类果实——枳。

"书尾重题未降霜"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写作过程中反复提及橘子,未曾间断,即使到了冬天霜降之时也未停止。

"四老何须隐商岭" 中的“四老”可能是指四位高龄的隐士,而“何须隐商岭”则是在问这些老者为何需要隐居于远离尘世的商岭之上。这里或许在探讨人生与归隐的主题。

"千奴谁为种龙阳" 这一句中,“千奴”可能是指众多的劳动者,而“谁为种龙阳”则是在询问这些劳动者是为了谁而在种植橘树于龙阳之地。这里可能在反思劳动与收获之间的关系。

"遥怜陆绩怀嘉实"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贤良陆绩的深切同情和怀念,同时也对其美好的事迹进行了赞颂。

最后一句“归奉慈颜满袖香” 描述了诗人带着满是橘子香气的衣袖,回到家中以此来表达对母亲或长辈的孝顺之情。这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观念。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橘树与其果实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历史文化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洪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偶占

秦月何其白,秦风分外秋。

主人原是客,应念敝貂裘。

(0)

病馀杂咏感怀初入永兴二首·其二

胡家羌笛满春风,百二山河感昔雄。

滚滚腥尘烘日黑,炎炎虐焰射云红。

钱囊羞涩诗看好,病体登临屐累同。

时在苏君言不敢,且将仪舌捲喉中。

(0)

经骊山

闻说高楼夹路遮,楼头酒旆驻行车。

如今鞭指笙歌地,蔓草斜阳无一家。

(0)

经函谷关

孤吟驴背逐纷纷,路簇征蹄乱晓云。

百二关中曾未险,五千言后竟无人。

遥遥山去连秦岭,滚滚尘飞及鸟群。

却笑弃繻非壮志,高车驷马了终军。

(0)

丙辰秋黄水漫口,奉家慈及眷属寄居徐郡城。丁巳春,公暇赴省,侨居数月,旅窗述怀

久作彭门客,羁心强自宽。

莺花春梦老,风雨麦秋寒。

吾道一尊酒,生涯半旧毡。

故园松菊好,翘首暮云端。

(0)

同里中耆士登文选楼二首·其二

梁代前星耀,鸾旂指石扉。

丹黄披丙籍,草木被春晖。

殿圮檐椽折,僧寒钟梵稀。

诸公念芳躅,修葺愿毋违。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