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吟驴背逐纷纷,路簇征蹄乱晓云。
百二关中曾未险,五千言后竟无人。
遥遥山去连秦岭,滚滚尘飞及鸟群。
却笑弃繻非壮志,高车驷马了终军。
孤吟驴背逐纷纷,路簇征蹄乱晓云。
百二关中曾未险,五千言后竟无人。
遥遥山去连秦岭,滚滚尘飞及鸟群。
却笑弃繻非壮志,高车驷马了终军。
这首诗《经函谷关》由清代诗人李寄所作,描绘了诗人行经函谷关时的所见所感。
首联“孤吟驴背逐纷纷,路簇征蹄乱晓云”,诗人独自一人骑着驴子,在清晨的路上缓缓前行,身后是纷乱的马蹄声和缭绕的晨雾,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
颔联“百二关中曾未险,五千言后竟无人”,这里提到的“百二关”指的是函谷关的险峻,而“五千言”则暗指老子的《道德经》,意在表达尽管函谷关险要,但五千字的智慧之书之后,似乎并未有人能真正理解其深意,流露出一种对世事无常、智者难遇的感慨。
颈联“遥遥山去连秦岭,滚滚尘飞及鸟群”,描述了诗人远望前方,山峦连绵至秦岭,尘土飞扬,与飞翔的鸟群交织在一起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人生的旅途充满未知与挑战。
尾联“却笑弃繻非壮志,高车驷马了终军”,诗人以反讽的口吻,对那些追求荣华富贵、放弃理想的人表示嘲笑,认为真正的壮志不应该只是追求物质上的成功,而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和理想,如同终军那样,即使面对困难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理想以及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憧憬。
兹岩视诸峰,厥状尤峥嵘。
旧为碧藓封,新有朱栈横。
縻腰尚恐坠,束炬劣可行。
外狭中乃宽,始闇俄忽明。
仰视神魄悸,俯顾形壳轻。
遂览丹炉基,微闻玉鼓声。
源深足力尽,路黑云气生。
不辨昼夜分,恍疑世代更。
尝闻学神仙,所得由专精。
岂吾诸名士,羡彼一老兵。
欣然约同志,嗣此将寻盟。
安知无白鹿,绝顶来相迎。
品题经二紫薇公,携袖中诗访老农。
远祖似曾为藏史,前身莫便是淳风。
自怜槁木灰生意,绝怕菱花照丑容。
但愿海乡鱼稻熟,耄夫不复问穷通。
诏免延英对,轻装见吏民。
极知忙救旱,岂是急颁春。
邑为搜空坏,州因献羡贫。
此行休戚系,未敢贺朱轮。
岭表岂必热,庚伏频滂沱。
薄暮辱招要,盆李参瓶荷。
君侯如长松,折节交藤萝。
奇字识夏鼎,古音弹云和。
今日素商至,高屋凉意多。
夜清群籁息,已有蛩鸣莎。
人生不饮酒,贤愚同销磨。
拍手问湘累,独醒欲如何。
谬承青眼顾,讵惜苍颜酡。
客散我亦归,耿耿看斜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