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病相兼易白头,早年遂使鬓成秋。
空令万卷深相负,岂谓馀生乱未休。
多难自伤诗句婉,故人时溷博徒游。
三生公案应参就,蝶枕鸡窗好唱詶。
愁病相兼易白头,早年遂使鬓成秋。
空令万卷深相负,岂谓馀生乱未休。
多难自伤诗句婉,故人时溷博徒游。
三生公案应参就,蝶枕鸡窗好唱詶。
这首诗《六月十二日初度感吟》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在自己生日那天所作,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联“愁病相兼易白头,早年遂使鬓成秋”描绘了诗人因长期的忧愁与疾病缠身,使得原本年轻的头发过早地变得斑白,形象地展现了岁月的无情与生活的艰辛。
颔联“空令万卷深相负,岂谓馀生乱未休”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多年来的努力与积累(“万卷”象征知识与学问)感到遗憾,似乎在说即使付出了这么多,生活仍旧充满了动荡与不安,未来依旧充满未知与挑战。
颈联“多难自伤诗句婉,故人时溷博徒游”中,“多难自伤”反映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内心感到悲伤;“诗句婉”可能是指诗人在困境中仍能保持文雅与情感的细腻;“故人时溷博徒游”则可能是在感叹老朋友或旧识在乱世中可能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甚至可能是赌博等不正当行为,暗示了社会风气的败坏。
尾联“三生公案应参就,蝶枕鸡窗好唱詶”可能是在探讨命运与因果报应的问题(“三生公案”),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找到答案,并且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蝶枕鸡窗”可能指日常生活,比喻平凡而宁静的生活状态)。最后“好唱詶”可能意味着期待与他人交流,共同寻找生活的意义与解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与感受,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命运、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与人生价值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