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高楼夹路遮,楼头酒旆驻行车。
如今鞭指笙歌地,蔓草斜阳无一家。
闻说高楼夹路遮,楼头酒旆驻行车。
如今鞭指笙歌地,蔓草斜阳无一家。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追忆。诗人行经骊山,昔日繁华之地如今只剩下荒凉景象,通过高楼、酒旗、笙歌与蔓草、斜阳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变迁的深刻。高楼与酒旗曾是热闹的象征,而今却只能在蔓草与斜阳中寻觅往日的痕迹,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不再的惋惜之情。"鞭指"二字生动地刻画出诗人行进间对眼前景象的感慨,"无一家"则进一步强调了这里已无人烟,只有自然与时间的痕迹相伴。整体而言,此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历史的沧桑感,引人深思。
即今海内丹青妙,只有南徐江贯道。
孤峰叠巘真自奇,老树沧波亦复好。
扶杖时来问曲生,戏捉毛锥吾绝倒。
龙眠居士唤不应,世上从交韦偃少。
一生管城良有味,弹琴宁论老会至。
时调白羽臂乌号,杨叶曾穿有能事。
独怜老子跛跛归,故遣七弦声作雷。
老子从来知贺若,为我剩弹乌夜啼。
爱此秋气凉,捐书坐北户。
黄花手自栽,开花忽无数。
朔风吹寒云,色映茅檐暮。
起立伫幽香,泥衣有零露。
旋移霜中花,娱此羁旅人。
白发图一笑,天公初不嗔。
平生饱参鼻,宿昔应供身。
老大无所著,幽花如绝伦。
胜处那可已,聊复运意根。
漉彼汁滓酒,浇兹葵苋唇。
凭君办好语,与招江海魂。
端欲道逸想,缅焉难具论。
秋老万木脱,浮云暮连空。
落景不可挽,冥冥有飞鸿。
偶与二三友,返辔释子宫。
幽事固可喜,逸兴殊未穷。
更期霜华陨,黄菊开旧丛。
浊醪倘可载,浩歌凌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