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羌笛满春风,百二山河感昔雄。
滚滚腥尘烘日黑,炎炎虐焰射云红。
钱囊羞涩诗看好,病体登临屐累同。
时在苏君言不敢,且将仪舌捲喉中。
胡家羌笛满春风,百二山河感昔雄。
滚滚腥尘烘日黑,炎炎虐焰射云红。
钱囊羞涩诗看好,病体登临屐累同。
时在苏君言不敢,且将仪舌捲喉中。
这首诗以深沉的历史感和对现实的反思为基调,展现了诗人面对复杂社会现象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胡家羌笛满春风,百二山河感昔雄”,开篇即以“羌笛”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描绘出历史的回响,仿佛在春风中吹奏着往昔英雄豪杰的壮志与辉煌。这里的“百二山河”不仅指广袤的国土,也暗含对历史英雄事迹的怀念与敬仰。
颔联“滚滚腥尘烘日黑,炎炎虐焰射云红”,通过“腥尘”与“虐焰”的形象描绘,生动地展示了历史上的战争与暴政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苦难与破坏。日黑云红,色彩对比强烈,既是对历史悲剧的直观呈现,也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隐喻。
颈联“钱囊羞涩诗看好,病体登临屐累同”,转而从个人层面出发,表达了诗人在物质匮乏与身体病痛中的坚韧与坚持。这里既有对生活的无奈,也有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精神慰藉的决心。
尾联“时在苏君言不敢,且将仪舌捲喉中”,借用了苏秦的典故,表达了诗人面对复杂局势时的谨慎与沉默。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保持沉默或许是一种保护自己的策略,同时也体现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和对言论自由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社会、个人命运的多维度审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感知。语言凝练,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批判,更有对未来可能性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度和广度的作品。
听萧萧、木叶打窗频。门掩画溪滨。
拟闲居赋就,荷衣欲换,湘帙休陈。
莫怨峨眉谣诼,薄福亦前因。
太息平生事,回首酸辛。
又见春风得意,数当年题柱,输与何人。
指杯中醽醁,一笑且沾唇。
疏篱外、冷香萦梦,对黄花、依旧苦吟身。
谁相问,少年张绪,零落风尘。
冷月交辉,暗尘迷路,令节新年重借。
沉香慢火薰衣,绣幕明灯打马。
合欢堂后,算几度、逢迎欢冶。
到而今、尽化愁心,空忆那时元夜。
且慢理、银筝翠斝。更莫问、钿车罗帕。
情牵金凤屏边,人在玉梅花下。
春城不禁,笑一任、飘过浓麝。
纵年时、有约湔裙,只怕归迟春社。
轻阴小雨,乍烧灯过了,绿窗寒彻。
空画丙丁新帖子,转听虚檐消雪。
二月东风,一番花信,强半都消歇。
梅魂未断,冷香应是吹折。
谁会个里浓愁,丝缠露泣,枉费闲疼热。
双燕天涯飞不到,漫把湘帘斜揭。
挑菜期过,满裙信杳,判得芳音绝。
眼看春去,心情分付鶗鴂。
小窗睡新足,起视时何其。
落日馀山椒,树颠红陆离。
快哉情景新,一散顽腰肢。
登登悄谁与,瘦影自崛奇。
莺花非故妍,泉石含新姿。
关河怯回首,直北多军麾。
封侯一剑任,谁当请丸泥。
祇恐廊庙忧,不在潢池儿。
熏风低草树,戟髯不受吹。
徙倚苍石根,忧端与山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