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六湖陈如晦》
《寄六湖陈如晦》全文
宋 / 赵汝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琴剑前时为我来,志同道合味悠哉。

每怜一水马头险,惜放斯人鹢首回。

鲁语手笺应毕卷,汾亭指授想多材。

不知肯践诗盟否,菊已凋零梅又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ùchénhuì
sòng / zhàoténg

qínjiànqiánshíwèiláizhìtóngdàowèiyōuzāi

měiliánshuǐtóuxiǎnfàngrénshǒuhuí

shǒujiānyìngjuànféntíngzhǐshòuxiǎngduōcái

zhīkěnjiànshīméngfǒudiāolíngméiyòucháng

注释
琴剑:比喻才华或友谊。
志同道合:有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
悠哉:形容心情舒畅。
怜:同情,感慨。
马头险:比喻艰难险阻。
鹢首回:形容船头回转,象征才华转折。
鲁语手笺:用鲁地语言书写的信件或文章。
毕卷:完成卷宗,指完成作品。
汾亭指授:在汾亭处的指导或传授。
诗盟:诗人之间的约定或友谊。
菊已凋零:暗示时间流逝。
梅又开:象征新的开始或希望。
翻译
当初琴剑相伴而来,志趣相投滋味深长。
常常惋惜那马头坡的艰险,更珍惜你如鹢首回航般才华出众。
期待你的鲁语手稿已完成,汾亭的教诲想必让你才思泉涌。
不知你是否愿意履行诗人的约定,此时菊花已凋零,梅花又新开。
鉴赏

这首宋诗《寄六湖陈如晦》是赵汝腾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陈如晦的怀念和期待。首句“琴剑前时为我来”描绘了陈如晦曾携带琴剑来访的场景,显示出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和共同的兴趣爱好。接着,“志同道合味悠哉”进一步强调了两人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契合,以及这种契合带来的愉悦。

“每怜一水马头险,惜放斯人鹢首回”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将友人的归去比作船只逆流而上,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也寓含了对友人安全的担忧。接下来,“鲁语手笺应毕卷,汾亭指授想多材”回忆了与陈如晦的交流和学习时光,赞美了他的学识和才华。

最后两句“不知肯践诗盟否,菊已凋零梅又开”以季节更替象征时光流转,询问友人是否还记得他们的诗歌约定,表达了对友谊的坚守和对友人回归的期盼。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体现了宋词中对友情的深情描绘。

作者介绍
赵汝腾

赵汝腾
朝代:宋

赵汝腾(?-1261年),字茂实,号庸斋。居福州(今属福建)。生年不详,卒于宋理宗景定二年。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历迁籍田令。如试职馆,授秘书省正字。累官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入奏前后奸谀兴利之臣,很是切直。后官终翰林学士承旨。汝腾着有庸斋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宋太宗八世孙,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历官差主管礼、兵部架阁,迁籍田令。累官权工部尚书兼权中书舍人。不久被罢免。又用为礼部尚书兼给事中。拜翰林学士。晚年号紫霞翁,景定二年(1261年)卒。谥忠靖。着有《庸斋集》六卷。
猜你喜欢

次韵沈长官三首·其二

男婚已毕女将归,累尽身轻志莫违。

闻道山中食无肉,玉池清水自生肥。

(0)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其二

眼昏烛暗细行斜,考阅精强外已誇。

明日失杯君莫怪,早知安足不成蛇。

(0)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有感于余心者,聊为和之·其一

蛙鸣青草泊,蝉噪垂杨浦。

吾行亦偶然,及此新过雨。

(0)

太白词,并叙·其二

旌旂翻,疑有无。日惨变,神在涂。飞赤篆,诉阊阖。

走阴符,行羽檄,万灵集兮。

(0)

昆阳城

昆阳城外土非土,战骨多年化墙堵。

当时寻邑驱市人,未必三军皆反虏。

江河填满道流血,始信武成真不误。

杀人应更多长平,薄赋宽征已无补。

英雄争斗岂得已,盗贼纵横亦何数。

御之失道谁使然,长使哀魂啼夜雨。

(0)

拟古·其五

往时寻芳兴,屡醉黄金卮。

日来酒量窄,三盏忘东西。

虽然不多饮,不饮还复思。

所以毕吏部,千古遭嘲嗤。

每年梅花开,如与粲者期。

有时棹孤舟,间或借马骑。

水村及山驿,日炙仍风吹。

醉归更有携,研席相娱嬉。

今年堕尘鞅,颇复疏阔之。

此君应有言,亦曰好恶移。

凄凉残年历,春到无多时。

如何江南岸,不见开一枝。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