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时寻芳兴,屡醉黄金卮。
日来酒量窄,三盏忘东西。
虽然不多饮,不饮还复思。
所以毕吏部,千古遭嘲嗤。
每年梅花开,如与粲者期。
有时棹孤舟,间或借马骑。
水村及山驿,日炙仍风吹。
醉归更有携,研席相娱嬉。
今年堕尘鞅,颇复疏阔之。
此君应有言,亦曰好恶移。
凄凉残年历,春到无多时。
如何江南岸,不见开一枝。
往时寻芳兴,屡醉黄金卮。
日来酒量窄,三盏忘东西。
虽然不多饮,不饮还复思。
所以毕吏部,千古遭嘲嗤。
每年梅花开,如与粲者期。
有时棹孤舟,间或借马骑。
水村及山驿,日炙仍风吹。
醉归更有携,研席相娱嬉。
今年堕尘鞅,颇复疏阔之。
此君应有言,亦曰好恶移。
凄凉残年历,春到无多时。
如何江南岸,不见开一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泂的作品,名为《拟古(其五)》。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怀旧和对美好事物向往之情的诗歌。
诗中的“往时寻芳兴,屡醉黄金卮”,描绘了诗人过去寻花问柳、饮酒作乐的情景,那时的生活充满了欢愉与激情。黄金卮,是指古代的一种高脚杯,形状优雅,常用来比喻美好的宴席。
“日来酒量窄,三盏忘东西”则表明诗人现在已不再像过去那样豪饮,仅凭三杯就能忘却世间的烦恼和忧虑。尽管如此,即便是少饮,也仍旧会在清醒时思念那份醉酒中的快乐。
“虽然不多饮,不饮还复思”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哪怕现在已不再过度饮酒,但记忆中那些美好的瞬间依旧萦绕心头。
“所以毕吏部,千古遭嘲嗤”则转折出一层深意,毕吏部是指历史上的某个事件或人物,这里诗人用来比喻自己的处境,即便被世人嘲笑,但对过去的美好记忆仍旧珍视。
接下来的“每年梅花开,如与粲者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每当梅花盛开,便如同与古人约定好的相会,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向往。
此后几句“有时棹孤舟,间或借马骑。水村及山驿,日炙仍风吹”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有时乘船独行,或借马而骑,游历于水边村庄和山中驿站,感受着阳光与风的抚摸。
“醉归更有携,研席相娱嬉”则写出了诗人醉酒归来,还有同伴相陪,共同享受那份快乐无忧的时光。
然而到了“今年堕尘鞅,颇复疏阔之”一句,情感上升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人表达了自己已经远离了世俗尘嚣,但心中依然保留着那份淡泊名利、追求高洁的情怀。
最后,“此君应有言,亦曰好恶移”和“凄凉残年历,春到无多时”则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感慨,诗人认为在有限的生命里,对美好的东西应该珍惜和追求。春天即将过去,不再有许多时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结尾处“如何江南岸,不见开一枝”则以江南之美作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未能如愿得到的遗憾与无奈。在这首诗中,江南不仅是地理上的概念,更是文化和情感上的一种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状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