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其二和人韵》
《念奴娇·其二和人韵》全文
宋 / 袁去华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水边篱落独横枝,苒苒风烟岑寂。

踏雪寻芳村路永,竹屋西头遥识。

蕙草香销,小桃红未,醉眼惊春色。

罗浮何处,断肠无限陈迹。

憔悴素脸朱唇,天寒日暮,倚琅玕无力。

岁晚天涯驿使远,难寄江南消息。

自笑平生,怜清惜淡,故国曾亲植。

百花虽好,问还有恁标格。

(0)
注释
篱落:篱笆。
苒苒:渐渐。
踏雪:在雪地上行走。
芳村:芳香的村庄。
罗浮:地名,古代传说中的仙山。
憔悴:形容人面容瘦弱、疲倦。
琅玕:竹子的美称。
天涯:极远的地方。
标格:风采、风格。
翻译
独自在水边篱笆旁,枝条横斜,风烟迷茫而宁静。
踏着雪花寻找芬芳,乡村小路漫长,竹屋西头,远远就能辨认。
蕙草香气消散,小桃花尚未红透,醉眼看尽春色使我惊讶。
罗浮山在哪里?满目凄凉,旧时的记忆令人肝肠寸断。
面容憔悴,脸色苍白,朱唇微启,天寒日暮,倚靠竹杖,力不从心。
年末时分,身处天涯,信使遥远,难以传递江南的消息。
自嘲一生,喜爱清雅,曾在故乡亲手种植。
虽然百花盛开,但问还有谁能有这般风采。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冬日山野的静谧画面。"水边篱落独横枝",写出了枝头梅花在寂静的水边篱笆旁独自绽放,显得孤傲而坚韧。"踏雪寻芳村路永",诗人踏着积雪寻找芬芳,村路漫长,显示出环境的荒凉与诗人的好奇与期待。

"竹屋西头遥识",进一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竹屋的简朴与梅花的高洁形成对比,增添了意境的深度。接下来,词人通过"蕙草香销,小桃红未",暗示春天尚未完全到来,但梅花的香气已消散,桃花也未完全盛开,烘托出冬末春初的微妙时令。

"醉眼惊春色",诗人借酒浇愁,醉眼看世界,却意外地被春色所惊醒,流露出对春回大地的惊喜。"罗浮何处,断肠无限陈迹",诗人追忆往昔,感叹人事如梦,罗浮山的美景如今只能引起无尽的愁绪。

上片以景起,下片则转向抒情。"憔悴素脸朱唇",描绘了梅花的形态,暗示了诗人自身的境遇。"天寒日暮",进一步渲染了凄凉氛围。"岁晚天涯驿使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无法传递消息的无奈。

最后,词人感慨自己一生喜好清雅,曾在故乡亲手种植梅花,即使百花再美,也难以超越梅花的品格。"百花虽好,问还有恁标格",既是赞美梅花,也是自我表白,流露出对梅花坚贞不屈精神的深深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梅花为载体,寓言了诗人的人生感慨,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宋词婉约而又豪放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袁去华

袁去华
朝代:宋   字:宣卿   籍贯:江西奉新(一作豫章)

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赐超玉和尚

秦晋山河巡幸毕,回銮揽辔历新中。

忽闻梵语如风送,疑是江南话桂丛。

(0)

维扬雨霁

二十四桥夜雨收,蜀冈阜下水西流。

禅心欲定沾泥絮,不为繁华紫绮裘。

(0)

康熙三十二年六月赐总督佛伦

东表闻风化,西秦作雨霖。

扬清知疾苦,激浊勉官箴。

旷世孤芳节,超伦千古心。

封疆资大吏,抚育代忧深。

(0)

苦热戏作

数年不见歊蒸热,于今炽日最难当。

披襟气蹙三庚远,近榻神昏九夏长。

烦暑时侵高阁上,炎光每到小楼傍。

微凉须动清风扇,勉力勤民阅奏章。

(0)

晚过李靖庵二首·其二

苍茫绝顶树参差,落日还营过竹篱。

念及凌烟留姓字,独于古壁一题诗。

(0)

秋日晚景有怀

寒鸦秋景集南林,遥倚屏山绮树阴。

丹阙远砧鸣午夜,玉壶清漏起遐心。

衷情静里无人识,外象閒中有物寻。

忆想千般闻落叶,且须持笔漫微吟。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