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
《采桑》全文
宋 / 翁森   形式: 古风

采桑子,采桑子。

朝去采桑日已曙,暮去采桑云欲雨。

桑叶郁茂寒露眉,桑枝屈曲勾破衣。

大妇年年忧蚕饥,小妇忙忙催叶归。

东邻女,对西乡,道蚕眠起较迟早。

已觉官吏促早缲,新丝二月已卖了。

卖了新丝更栽桑,桑栽还似去年长,岂知城中花囿花压墙。

朱楼旭日映红妆,不识桑树有罗裳。

(0)
注释
采桑子:古时民歌体裁。
日已曙:天已亮。
云欲雨:乌云密布。
郁茂:茂盛。
屈曲:弯曲。
勾破:刺破。
大妇:年长的妇人。
蚕饥:蚕儿饥饿。
小妇:年轻妇人。
较迟早:比较早晚。
缲:缫丝。
花囿:花园。
罗裳:丝绸做的衣服。
翻译
采桑子,清晨采桑天已亮,傍晚采桑乌云欲降。
桑叶繁茂挂露珠,桑枝弯曲刺破衣裳。
大娘年年为蚕儿忧虑,小妇忙碌催促采桑忙。
东村女子望西乡,谈论蚕儿何时醒来。
官吏催促早缫丝,二月新丝已售完。
售完丝后又种桑,桑树依旧如去年一样长。
哪知城内花园繁花压满墙。
朱楼朝阳映照女子红颜,她们不知桑叶也可做衣裳。
鉴赏

这首《采桑》是宋代诗人翁森所作,以采桑为题材,描绘了一幅农村妇女辛勤劳作的生活画面。词的上片通过“朝去采桑日已曙,暮去采桑云欲雨”两句,展现了农妇们清晨出门,直至傍晚还在风雨中忙碌的情景,表现出她们的勤劳和艰辛。

“桑叶郁茂寒露眉,桑枝屈曲勾破衣”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写出桑叶繁茂而带露珠,桑树枝条弯曲,暗示了采桑的辛苦,连衣服都被钩破。这里寓含了诗人对农妇们辛劳生活的同情。

下片转而写到家庭的经济压力,“大妇年年忧蚕饥,小妇忙忙催叶归”,大妇担忧蚕儿饥饿,小妇则急于采摘桑叶回家,反映出家庭对蚕丝生产的依赖和生活的紧迫。

“东邻女,对西乡,道蚕眠起较迟早”一句,通过邻居间的交流,进一步渲染了养蚕业的繁忙和时间的紧迫。接下来的诗句“已觉官吏促早缲,新丝二月已卖了”,揭示了蚕丝作为商品被早早卖出,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丝绸的需求和农民的经济压力。

最后,诗人以对比的手法,通过“卖了新丝更栽桑,桑栽还似去年长”和“岂知城中花囿花压墙”的描绘,表达了对城市繁华与农村艰辛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农妇们朴素生活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采桑为线索,展现了农村妇女的辛勤劳动和生活状态,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经济的某些侧面,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价值。

作者介绍
翁森

翁森
朝代:宋

台州仙居人,字秀卿,号一瓢。宋亡,隐居教授,取朱熹白鹿洞学规以为训,从学者甚众。有《一瓢集》。
猜你喜欢

王修竹馆舍即事

池馆翠凉处,宽閒称客居。

未仙犹阆苑,不梦亦华胥。

竹净堪居鹤,荷香欲醉鱼。

心清无个事,长日一编书。

(0)

墨竹

许有卢娘能画竹,重抹细拖神且速。

如将石上萧萧枝,生向笔间天意足。

战叶斜尖点映间,透势虚黏断还续。

粉节中心岂可知,淡墨分明在君目。

(0)

游惠山

旧约溪山拄瘦筇,踏云渐听短长钟。

山腰古佛閟金殿,石眼细泉喷玉龙。

欲濯泠泠终日水,且临楚楚一庭松。

知公弭节期游胜,看取诗来阮仲容。

(0)

长相思.游西湖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

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0)

送元大

但得身长健,何妨鬓已华。

胸中翻锦绣,笔下走龙蛇。

作掾只三语,读书空五车。

卷怀良得计,去去卧烟霞。

(0)

小重山

碧水浮瓜纹簟前。只知闲枕手,不成眠。

晚云如火雨晴天。轻云远,亭外一声蝉。

池馆几年年。倚阑催小艇,采新莲。

多情还到芰荷边。应相忆,折藕看丝牵。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