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足亭张康节南亭也台数尺亭在其上》
《足亭张康节南亭也台数尺亭在其上》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人生天地间,海中一浮沤。

欲求无厌心,无乃不胜求。

知足有真乐,不然多悔尤。

浅儒急名誉,夸人矜智谋。

语默偕蟪蛄,生死等蜉蝣。

不如知足者,澹然乐忘忧。

袖手阅万变,默坐观九州。

众舍吾独存,同波终异流。

君看至足处,无得亦无修。

万物固皆备,反照靡不周。

昧者彊务外,巧伪日向偷。

昔饥止愿饱,既饱思膳羞。

昔寒止愿温,既温思狐裘。

非徒漫自苦,动辄成赘疣。

相圃有足亭,可见好善优。

公孙皆秉哲,克念践先猷。

欲种岂弟德,求异恩泽侯。

秀岭耸苍玦,寒溪摇翠钩。

云传邓林雨,月送沧浪秋。

晓暝竹烟暗,午薰花气浮。

凉飔泛南荣,返照过东畴。

所遇皆可乐,觞咏友浮丘。

岂必朝玄圃,弭节夕瀛洲。

永怀树亭意,足焉此优游。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íngzhāngkāngjiénántíngtáishùchǐtíngzàishàng
sòng / zhì

rénshēngtiānjiānhǎizhōngōu

qiúyànxīnnǎishèngqiú

zhīyǒuzhēnránduōhuǐyóu

qiǎnmíngkuārénjīnzhìmóu

xiéhuìshēngděngyóu

zhīzhědànránwàngyōu

xiùshǒuyuèwànbiànzuòguānjiǔzhōu

zhòngshècúntóngzhōngliú

jūnkànzhìchùxiū

wànjiēbèifǎnzhàozhōu

mèizhěqiángwàiqiǎowěixiàngtōu

zhǐyuànbǎobǎoshànxiū

hánzhǐyuànwēnwēnqiú

fēimàndòngzhéchéngzhuìyóu

xiāngyǒutíngjiànhǎoshànyōu

gōngsūnjiēbǐngzhéniànjiànxiānyóu

zhǒngqiúēnhóu

xiùlǐngsǒngcāngjuéhányáocuìgōu

yúnchuándènglínyuèsòngcānglàngqiū

xiǎomíngzhúyānànxūnhuā

liángfànnánróngfǎnzhàoguòdōngchóu

suǒjiēshāngyǒngyǒuqiū

cháoxuánjiéyíngzhōu

yǒng怀huáishùtíngyānyōuyóu

翻译
人在天地间,如同大海泡沫。
贪婪无尽的心,岂非难以满足。
知足带来真快乐,否则只会后悔多。
浅薄的儒士急于名声,夸耀自己的智慧计谋。
言行如夏蝉,生死如蜉蝣短暂。
知足的人淡泊无忧,静观世间万象。
袖手旁观世事变化,默默观察天下大势。
众人舍弃我独存,同流合流我却独立。
你看那最满足之处,无求也无需修持。
万物俱全,反思无遗漏。
愚者强求外物,欺诈虚伪日甚一日。
昔日饥饿只愿饱食,饱后又想美食。
昔日寒冷只愿温暖,暖后又思狐裘。
不只是自我折磨,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负担。
相圃有足亭,善美之事可见。
公孙皆有智慧,践行先人的教诲。
欲行仁德,求异于常人的恩惠。
秀美的山岭耸立如青玉,寒溪荡漾如翠色钓钩。
云传递邓林的雨,月映照沧浪的秋色。
早晚竹烟弥漫,午时花香四溢。
凉风吹过南荣,夕阳照过东田。
所遇皆可欢愉,与朋友饮酒赋诗。
何必早登玄圃,傍晚也可游瀛洲。
永远怀念树亭的意境,于此已足够安逸游赏。
注释
天地:宇宙。
浮沤:泡沫。
无厌心:贪心。
胜求:满足。
知足:满足。
悔尤:后悔。
浅儒:肤浅的儒者。
名誉:名声。
蟪蛄:夏蝉。
蜉蝣:生命短暂。
袖手:袖手旁观。
阅:观看。
至足处:极满足的状态。
修:修行。
昧者:愚昧之人。
偷:欺骗。
膳羞:美味佳肴。
狐裘:珍贵皮衣。
赘疣:累赘。
相圃:园林。
足亭:足意之亭。
克念:克制念头。
先猷:先人的策略。
岂弟德:和乐的美德。
恩泽侯:施恩的诸侯。
秀岭:秀丽的山岭。
寒溪:寒冷的溪流。
邓林:古代神话中的森林。
沧浪:江名。
晓暝:早晚。
午薰:午后的香气。
凉飔:凉风。
南荣:南方的园林。
返照:夕阳。
东畴:东边的田地。
浮丘:仙人名。
玄圃:传说中的仙山。
瀛洲:传说中的仙岛。
永怀:永远怀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诗人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知足常乐、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人生天地间,海中一浮沤" 这两句开篇,点出了人生的渺小与短暂,同时也强调了个体在宇宙中的微不足道的存在状态。紧接着的 "欲求无厌心,无乃不胜求" 警示人们贪婪无厌的欲望终将导致内心的挣折和痛苦。

诗人随后提出 "知足有真乐,不然多悔尤" 的生活哲学,强调满足于现状、知足常乐是避免后悔和烦恼的根本。这种思想与儒家倡导的人生目标——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快乐相契合。

接着,诗人批评了那些急功近利、虚夸自诩之辈,指出他们的言行往往是表面的、不真诚的。"语默偕蟪蛄,生死等蜉蝣" 这两句则用昆虫的生存状态比喻人生的脆弱和短暂。

在 "不如知足者,澹然乐忘忧" 中,诗人再次强调了知足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出发点,达观世界万象的超然态度。"袖手阅万变,默坐观九州" 显示了诗人对世事变化的豁达与从容。

"众舍吾独存,同波终异流" 表现了诗人面对社会浮华与个人孤立的深刻感慨,同时也表明了他对于个体命运的接受与超越。"君看至足处,无得亦无修" 则是对知足之道的一种肯定和赞美。

在接下来的 "万物固皆备,反照靡不周" 中,诗人展现了一种宇宙观和生命观,即万物都是完备的,个体也应该如此。"昧者彊务外,巧伪日向偷" 则是对那些迷失方向、追求表面的世人的一种批评。

随后的 "昔饥止愿饱,既饱思膳羞;昔寒止愿温,既温思狐裘" 描述了人们往往在满足了一种欲望后,又会产生新的需求,从而陷入无尽的欲望循环。

接下来,诗人通过 "非徒漫自苦,动辄成赘疣" 警示人们不要自寻烦恼,而应该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相圃有足亭,可见好善优" 描述了一种理想的居所,这里的 "足亭" 也象征着一种精神状态,即知足常乐。

在 "公孙皆秉哲,克念践先猷" 中,诗人表达了对古圣先贤智慧的尊崇和向往,并希望能够继承和实践他们的教诲。"欲种岂弟德,求异恩泽侯" 则是对于美好品德的追求与向往。

随后,诗人用 "秀岭耸苍玦,寒溪摇翠钩;云传邓林雨,月送沧浪秋" 等句子描绘了一幅自然山水画卷般的美丽景象,这些景物不仅是自然之美,也隐喻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

在 "晓暝竹烟暗,午薰花气浮;凉飔泛南荣,返照过东畴" 中,诗人细腻地描写了一天之中的不同时刻,每个时段都有其独特的风光和意境,这也象征了生命中不同的阶段和体验。

最后,诗人通过 "所遇皆可乐,觞咏友浮丘" 表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朋友情谊的珍视。"岂必朝玄圃,弭节夕瀛洲" 则是表明不一定要到名山大川才能找到心灵的栖息,而是在平凡的日常中也能寻得内心的宁静。

诗篇最后的 "永怀树亭意,足焉此优游" 表现了诗人对于知足常乐、精神自在的终极追求,这种态度也是整首诗的核心和主旨所在。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小昭庆院讲僧旧在都下与之相从今没已久见画像於院中作诗吊之

曩岁曾陪夜讲灯,伏犀插脑齿如冰。

假令重见应难识,遗像癯然一老僧。

(0)

赠赵去华

赵子毫端万斛珠,眼前百辈不枝梧。

盛名岂待它年见,公论何曾一日无。

我老杜门惟足睡,君豪折简固难呼。

此诗强欲相题目,堪笑衰翁胆满躯。

(0)

羲农

羲农去不反,释老似而非。

太息众皆醉,逝将谁与归。

经时忘肉味,尽日掩柴扉。

安得同心者,灯前语造微。

(0)

醉题

勿笑山翁病满躯,胸中侠气未全无。

双瞳遇醉犹如电,五木随呼尽作卢。

代北胡人富羊马,江南奇士出菰芦。

何由亲奉平戎诏,蹴踏关中建帝都。

(0)

醉题

裘马清狂锦水滨,最繁华地作闲人。

金壶投箭消长日,翠袖传杯领好春。

幽鸟语随歌处拍,落花铺作舞时茵。

悠然自适君知否,身与浮名若个亲。

(0)

暮春龟堂即事四首·其一

风日初和昼漏长,萧然巾屦集茆堂。

雨馀千叠暮山绿,花落一溪春水香。

断简椟中尘委积,故人墓上草荒凉。

尔来幸有宽怀处,病退床头减药囊。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