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羲农》
《羲农》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羲农去不反,释老似而非。

太息众皆醉,逝将谁与归。

经时忘肉味,尽日掩柴扉。

安得同心者,灯前语造微。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óng
sòng / yóu

nóngfǎnshìlǎoérfēi

tàizhòngjiēzuìshìjiāngshuíguī
jīngshíwàngròuwèijìnyǎncháifēi

āntóngxīnzhědēngqiánzàowēi

翻译
羲农的时代已经不再返回,佛教和道教虽有相似之处却并非实质相同。
众人沉迷于世俗,我叹息着找不到可以共归的人。
长时间忘记肉食的味道,整天关闭柴门独自沉思。
如何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在灯下深入交谈呢?
注释
羲农: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圣人。
反:返回。
释老:佛教和道教。
似而非:表面上相似但实质不同。
太息:叹息。
众皆醉:众人沉迷于世俗。
逝:离去,这里指作者自己。
归:回归,归宿。
经时:经过一段时间。
忘肉味:忘记肉食的滋味。
掩柴扉:关闭柴门。
安得:如何能获得。
同心者:志同道合的人。
造微:深入探讨,微妙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羲农》,通过对古代先贤羲皇和农耕时代的怀念,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人们沉迷于世俗、偏离淳朴之道的忧虑。"羲农去不返"暗示了对理想社会的追忆,而"释老似而非"则暗指对佛教道教的反思,认为它们虽有教化作用,但并非完全符合理想。

"太息众皆醉"描绘出众人沉迷于物欲的状态,诗人深感孤独,"逝将谁与归"表达了他找不到志同道合者的无奈。"经时忘肉味,尽日掩柴扉"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宁静,甚至到了忘记肉食滋味的程度,常常独自关闭柴门,过着简朴的生活。

最后两句"安得同心者,灯前语造微"表达了诗人渴望找到能与自己心灵相通的人,一起在灯下深入探讨人生哲理的愿望。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陆游对于理想社会和个人道德修养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遣意

今古残春地,乾坤一布衣。

清溪吟落日,芳草惜幽扉。

渐与人俗远,难教鸥鹭违。

东风吹几杖,应采北山薇。

(0)

端居谣

端居念物化,慨焉伤朵颐。

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陲。

光风吹兰蕙,庭露复在斯。

眷彼日月周,我车不载脂。

藜藿克饥劬,静德惠素思。

俯仰白日光,洗心千载期。

常恐失路岐,谩为时所欺。

(0)

游海珠寺

一水云连寺,三花日抱亭。

洞龙嘘气白,巢鹤下空青。

宝树披丹壑,珠光映藏经。

徘徊归棹晚,孤月入疏棂。

(0)

题陈氏荣寿堂八景为陈邦衡先母夫人作·其七北岭樵归

玉台深处昼穿云,日暮行歌且负薪。

蓑笠湿沾山下雨,花枝香绕担头春。

岚遮后峒峰如画,月印前溪草似茵。

采药追随归莫晚,黄昏无复倚门人。

(0)

柳枝

年年相送短长亭,攀折柔条又发生。

柳叶垂丝如妾泪,柳花飘荡似郎情。

(0)

舟中书所见

黄叶隐溪桥,归云拥高树。

为问荡舟人,苍烟是何处。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