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成国公》
《挽成国公》全文
明 / 刘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四十馀年列上公,春风细柳见英雄。

曾将剑戟扶明主,惯拥貔貅任总戎。

名播斗南层汉上,魂归塞北远山中。

只今史馆多才俊,解写凌烟第一功。

(0)
鉴赏

这首诗是对明朝成国公的深切缅怀与高度赞扬。诗中以“四十馀年列上公”开篇,点出其在官场上的显赫地位与漫长功业,暗示其为国家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接着,“春风细柳见英雄”一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这位英雄人物的风采与气度,春风拂过细柳,既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也象征着英雄人物的影响力与生命力。

“曾将剑戟扶明主,惯拥貔貅任总戎”两句,直接描绘了这位公公在历史舞台上的英勇事迹和领导才能。他不仅亲自参与战斗,保护君主,还擅长统帅军队,显示了他在军事领域的卓越成就。

“名播斗南层汉上,魂归塞北远山中”则表达了对这位公公声名远播、功绩卓著的赞誉,同时也暗示了其最终的归宿,即灵魂安息于遥远的北方山川之间,但其功勋与名声却永垂不朽。

最后,“只今史馆多才俊,解写凌烟第一功”两句,通过对比当下的史馆人才与这位公公的功绩,强调了其成就的非凡与不可替代性。这里的“凌烟”可能是指凌烟阁,是中国古代用来表彰功臣的地方,诗句意在表明这位公公的功绩被后人铭记,如同凌烟阁上的画像一般,永远闪耀着光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成国公一生功绩的回顾与赞美,表达了对其卓越贡献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与追思。

作者介绍
刘珝

刘珝
朝代:明

刘珝(1426年~1490年),字叔温,号古直,山东青州府寿光县阳河里(现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人。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历官编修、吏部左侍郎,擢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后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位居阁老。弘治三年(1490 年)病逝,谥文和。刘珝性疏直,居官清正,不拘小节。晚年致仕还乡,事亲尽孝。著有《青宫讲意》、《古直先生文集》等。 
猜你喜欢

寄张仲符时得乌石冈地二首

寸田尺地可长久,此雇刘郎却未传。
他日驭风蓬岛去,谩留陈迹在山巅。

(0)

寄高菊磵谢惠诗集

高名如斗夜垂天,无地追思每自怜。
正欲为君寻五老,乃蒙因我到双泉。
新诗妙绝閒方就,稚子携归喜欲颠。
此去湖边不多远,秋风当觅钓鱼船。

(0)

上元忆大梵明灯二首

经年不到豫章城,灯火遥闻鼓吹声。
却忆秋屏台上寺,绛纱青玉几长明。

(0)

送范二丈入蓝田书院二首

今代崔斯立,才高不负丞。
君方为重客,人谓得良朋。
敏捷朝千字,辛勤夜一灯。
明年冠秋试,万里看飞腾。

(0)

暘谷偶成

爱日祛愁雾,微和散积阴。
一窗尘外趣,万竹岁寒心。
士要崇清节,吾将老故林。
抱琴聊一醉,何用觅知音。

(0)

乙亥六月乡民祈雨寿春祠下嘉澍既降槁苗尽兴

忧时曾上天庭疏,悯物今为旱岁霖。
一夕风霆百川水,四郊香火万民心。
山巅定有烟霞宅,夜半常闻钟磬音。
傥许尘踪拜仙驭,何时得与白鸥盟。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