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午更稍休,池上逍遥眠。
水木澹相映,庭户清无喧。
时有山中禽,来鸣高树巅。
微风拂径过,会意成翛然。
有生滞形役,万物安静便。
愧无淮阳绩,高卧亦终年。
日午更稍休,池上逍遥眠。
水木澹相映,庭户清无喧。
时有山中禽,来鸣高树巅。
微风拂径过,会意成翛然。
有生滞形役,万物安静便。
愧无淮阳绩,高卧亦终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午后小憩后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氛围。首句“日午更稍休”,点明时间是正午时分,诗人稍作休息,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接着,“池上逍遥眠”一句,通过“逍遥”二字,生动地刻画出诗人悠闲自在的状态,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水木澹相映,庭户清无喧”两句,以水和木的淡雅色调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片清幽宁静的环境,而“清无喧”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这种环境不仅让人心情舒畅,也暗示了诗人对尘世喧嚣的超脱。
“时有山中禽,来鸣高树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山中的鸟儿不时飞来,鸣叫于高高的树梢之上,为这静谧的场景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里的“山中禽”与“高树巅”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力与自由。
“微风拂径过,会意成翛然”则进一步深化了诗境,微风吹过小径,带来一丝凉爽与清新,诗人似乎从中领悟到了某种超脱世俗的自由与洒脱(翛然),这种感受是心灵深处的共鸣,也是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
最后,“有生滞形役,万物安静便”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与存在的思考,认为在自然的宁静中,人们可以摆脱世俗的束缚,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而“愧无淮阳绩,高卧亦终年”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虽未能像汲黯那样有所作为,但选择隐居,享受自然之乐,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午后小憩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平和状态的深切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正秋心欲碎。怕暗里、流年轻掷。
雪衣梦惊,严霜摧锦翼。泪黦香迹。
莫问家何在,彩云天远,望赤城仙国。
春襟翠羽湔芳泽。齧锁朱栊,巾车紫陌。
前尘更堪追惜。记梳翎顾影,英盼花隔。予怀疏寂。
伴窗虚唾碧。世外青鹓杳,无信息。关河解慰词客。
共销凝五夜,此情何极。添香稻、几欹风帻。
学吟遍、好句弓衣起舞,画屏山侧。
邛池远、梦溯归汐。掩故笼、替诵波罗密。知难度得。
真龙不舞假龙舞,缸中蛇医哀叫雨。
黄尘眯天不得语,城门昼闭法何古?
阳愆阴伏愁煞人,梨花九月方偷春。
不须苦说五行志,且共料理千秋身。
江上方期与君遇,何意遇君祗诗句。
得诗喜与得雨同,笔端兀挟风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