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月正白,一半是溪云。
空满川光合,烟沉石溜分。
寒灰香后散,归鸟声先闻。
如梦谁堪似,吾今不欲云。
高峰月正白,一半是溪云。
空满川光合,烟沉石溜分。
寒灰香后散,归鸟声先闻。
如梦谁堪似,吾今不欲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间月夜图景。诗人以“高峰月正白”开篇,简洁地勾勒出山峰在皎洁月光下的轮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接着,“一半是溪云”一句,巧妙地将月光与溪水、云雾交织在一起,使得画面更加丰富生动,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交融。
“空满川光合,烟沉石溜分”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川光指的是水面反射的月光,与天空中的月色相映成趣;而“烟沉石溜分”则描绘了山间雾气与溪流交汇的情景,既表现了自然景象的细腻变化,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的意味。
“寒灰香后散,归鸟声先闻”两句,通过寒灰散发的香气逐渐消散和归鸟的鸣叫声,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还蕴含了生命与自然的循环往复,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如梦谁堪似,吾今不欲云”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陶醉,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不愿醒来。这种情感的抒发,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间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相国尹京兆,政成人不欺。
甘露降府庭,上天表无私。
非无他人家,岂少群木枝。
被兹甘棠树,美掩召伯诗。
团团甜如蜜,皛皛凝若脂。
千柯玉光碎,万叶珠颗垂。
昆崙何时来,庆云相逐飞。
魏宫铜盘贮,汉帝金掌持。
王泽布人和,精心动灵祇。
君臣日同德,祯瑞方潜施。
何术令大臣,感通能及兹。
忽惊政化理,暗与神物期。
却笑赵张辈,徒称今古稀。
为君天下酒,曲糵将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