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仙苮·其一》
《赠仙苮·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越女年来多善书,钟王笔法学无馀。

珠江郑卉年犹小,势得惊鸾总不如。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赠仙苮》组诗之一。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越女”和“钟王笔法”为引子,巧妙地表达了对年轻才女仙苮的赞美与欣赏。

首句“越女年来多善书”,以“越女”代指仙苮,点明了她擅长书法的事实,同时暗示了她的出身背景可能与越地(古代越国所在地区)有关,越地自古以来便是文风盛行之地。接着,“钟王笔法学无馀”一句,进一步赞扬了仙苮在书法上的造诣,将她与东晋著名书法家钟繇和王羲之相提并论,说明她的书法技艺已臻于化境,几乎达到了钟、王二人的水平。

接下来,“珠江郑卉年犹小”一句,通过提及另一位年轻才女郑卉,对比强调了仙苮的年龄虽小但成就非凡。这里的“珠江”指的是珠江流域,泛指南方地区,暗示仙苮同样来自南方,且与郑卉同龄或相近,但其书法技艺却远超后者。“势得惊鸾总不如”则直接表达了仙苮的书法艺术已经超越了所有同龄人,甚至让那些更为年长、经验丰富的艺术家也难以望其项背,形象地描绘出仙苮在书法领域中的卓越地位。

整首诗通过巧妙的对比和比喻,不仅展现了仙苮在书法艺术上的天赋与成就,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其才华的由衷赞赏和钦佩之情。屈大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年轻才女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攀登、最终达到高峰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送郜彦清之浙西宪史时有高德晋同日应辟之江西所以诗中故及之

西浙西江同应辟,此时此会记清欢。

两贤共起诸侯幕,十载谁先御史冠。

野寺听蝉秋冉冉,津亭维马雨珊珊。

清时事业须公等,老我山中拭目看。

(0)

赠李左丞

手分云汉下天津,一洗江淮战伐尘。

紫气独行周柱史,白衣谁识李山人。

铺陈礼乐三千字,保障东南亿万民。

戡定成功在今日,未容归卧五湖春。

(0)

春日游上方寺因过别业

今日雨晴山亦佳,散行聊复写幽怀。

田翁入郭买春酒,野衲下堂留午斋。

老去任添新白发,平生能著几青鞋。

醉中天地堪衾枕,却笑刘伶死便埋。

(0)

垂虹亭晚坐

长桥戎马后,旂帜尚纷纷。

吴越东西隔,江湖左右分。

荒哉皮学士,去矣范将军。

谁种千头橘,空山卧白云。

(0)

题竹二十一首·其十五

缅惟潇湘江,千里遥相忆。

何当守一枝,与子期深密。

(0)

余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以消馀暇·其九凤凰台

万里长江东入海,千年高台今尚在。

当时谁道凤凰来,览德何人足相待。

凤声悠悠梧叶空,谪仙文采流长虹。

跨鲸一去不复返,后人欲语羞雷同。

海上三山渺何许,群仙骑凤隔风雨。

登临空咏谪仙诗,白鹭斜飞过秋浦。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