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东入海,千年高台今尚在。
当时谁道凤凰来,览德何人足相待。
凤声悠悠梧叶空,谪仙文采流长虹。
跨鲸一去不复返,后人欲语羞雷同。
海上三山渺何许,群仙骑凤隔风雨。
登临空咏谪仙诗,白鹭斜飞过秋浦。
万里长江东入海,千年高台今尚在。
当时谁道凤凰来,览德何人足相待。
凤声悠悠梧叶空,谪仙文采流长虹。
跨鲸一去不复返,后人欲语羞雷同。
海上三山渺何许,群仙骑凤隔风雨。
登临空咏谪仙诗,白鹭斜飞过秋浦。
这首元代诗人岑安卿的《余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以消馀暇(其九)凤凰台》描绘了长江东流入海的壮丽景象,以及凤凰台这一历史遗迹的千年沧桑。诗人借古抒怀,感叹凤凰台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寂寥,暗示着时光流转,人事如梦。
“当时谁道凤凰来”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而“览德何人足相待”则揭示了物是人非的感慨,暗示凤凰台曾是贤德之人聚集之地。接下来,“凤声悠悠梧叶空”通过梧桐叶的意象,渲染出凤凰台的空寂,以及诗人对李白(被称作“谪仙人”)才情的赞美,认为他的文采如同长虹般耀眼。
“跨鲸一去不复返”暗指李白的离去,再也无法寻觅其踪迹,诗人借此表达对前贤的怀念和自己的敬仰。“海上三山渺何许”又引入神话色彩,增添了神秘感,群仙乘凤的画面与风雨相隔,更显超凡脱俗。
最后,“登临空咏谪仙诗”直接抒发了诗人登临凤凰台时的怀古之情,而“白鹭斜飞过秋浦”则以自然景色收束,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宁静,寓言诗人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凤凰台为载体,融合了历史、神话和个人情感,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过往辉煌的追忆和对文学巨匠的崇敬。
高堂酒醒闻如愿。铜弦脉脉秋风怨。收泪把花枝。
玉栊朝去时。评香成宴寂。容易辜芳夕。
负尽卅年心。山深海更深。
天上昙云,人间璧月,春华容易消沉。
十七雏年,辛劳空豢灵禽。
珠圆玉润真如意,奈醴泉芝草,薄质无根。
叩苍冥,何处招还,一缕柔魂。
绵绵长抱西河痛,与秋宵怨蟀,迸入哀吟。
垂老风怀,那堪涕泪沾襟。
尘缘未谢难言达,到海枯石烂,总是伤心。
怨声声,落叶寒蝉,空费追寻。
野烟直。疏柳依依弄碧。
长亭路、尊酒送君,席帽黄尘黯行色。回头念故国。
憔悴长安倦客。
芦花外、秋水自生,一夜愁心抵千尺。前欢坠无迹。
只旧日斜阳,红上离席。一声珍重调眠食。
看玉盏未釂,锦车何在,漫天烟草失故驿。
隔形影南北。心恻。泪痕积。叹送客天涯,如此岑寂。
飘零俊侣愁无极。剩日暮穷巷,几声风笛。
黄昏残雨,却又向,梦里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