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禹治水江为最,逦迤逶蛇钟作汇。
泓澄不独阳鸟居,浩荡端使群川会。
群川已会江不湍,朝宗到海东南安。
烟收云敛望不尽,眼界始知天宇宽。
世传扬澜并左蠡,无风白浪如山起。
我今谪官此中行,何事恬然风浪止。
阳侯也自可怜生,不学世人皆世情。
好风已借一帆便,霁色更增双眼明。
晚来画舸鸣六橹,超忽千山如脱兔。
波心突兀见星宫,云际峥嵘望庐阜。
世间此景良不多,洞庭三峡真么么。
共浮大白期一醉,对此不饮当如何。
神禹治水江为最,逦迤逶蛇钟作汇。
泓澄不独阳鸟居,浩荡端使群川会。
群川已会江不湍,朝宗到海东南安。
烟收云敛望不尽,眼界始知天宇宽。
世传扬澜并左蠡,无风白浪如山起。
我今谪官此中行,何事恬然风浪止。
阳侯也自可怜生,不学世人皆世情。
好风已借一帆便,霁色更增双眼明。
晚来画舸鸣六橹,超忽千山如脱兔。
波心突兀见星宫,云际峥嵘望庐阜。
世间此景良不多,洞庭三峡真么么。
共浮大白期一醉,对此不饮当如何。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题为《彭蠡》。诗中描绘了神禹治水后,长江汇聚百川,最终朝宗入海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水的清澈与浩瀚,以及其对天地之宽广的映照。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自然界的神秘元素,如“阳鸟”、“群川”、“烟”、“云”等,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了在彭蠡湖(即鄱阳湖)中航行时的所见所感。他感叹于湖面的平静与美景,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诗中提到的“阳侯”,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此处诗人赋予其“可怜生”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最后,诗人以“共浮大白期一醉”一句,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深深喜爱和渴望与友人共享这份喜悦的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世界。
又菊花黄,茱萸紫,酾酒须酬佳节。
回阑凭欲遍,但霜风凄紧,阵云愁叠。
浪拍荒埼,舟横野渡,芦菼飘萧如雪。
惊寒南来雁,话伤心不尽,汉关秦月。
纵高阁凌虚,暮山萦翠,旧情都别。天涯音信绝。
记春半、桃李芳蕤发。
尽到处、银屏题艳,玉麈谈玄,小梅花、座中吹彻。
去去双轮疾。衰帽落、客衣尘黦。慰幽独,枫林叶。
舟转何计,东望吴江烟阔。岸猿替人哽咽。
城西路。依样瘦马冲泥,暗莺藏树。
嬉春何必西湖,画桥卧柳,寻诗胜处。偶迥伫。
归燕乍飞仍止,旧时堂户。
花开总惜分阴,夜深惯听,通明俊语。催度。
番番风信,翠兰初浣,青蘋能舞。
偏是镜中,星星双鬓非故。如山浪白,高咏横江句。
空凝想、宫袍灿锦,凌波仙步。扇海长虹去。
借人酒盏,权消恨绪。盈耳歌金缕。
乡梦里、今朝龙潭烟雨。费君健笔,擘云成絮。
谁遣先生,飘然谪宦,如舟学舍中来。
非防气屈,终恨头低,岧峣自筑高台。
万事悠悠,付一湾流水,隔住黄埃。别驾语诙谐。
须知含讽含哀。
念天末佳人,锄兰佩艾,石城焰压奇才。
料理故书堆。楚骚多怨忍频开。
江左王郎,闲登眺、系马林隈。
晴波点、柳花如雪,袖携落日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