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盘叠捧溪女归,鱼鳞作室待水婓。
竹间山鬼入夜啼,古庙久闭谁启扉。
屈原憔悴江之圻,芙蓉木兰托兴微。
贾谊未召绛灌挤,香草嘉禾徒菲菲。
曾无半辞助诃讥,国风幸赖相因依。
玉盘叠捧溪女归,鱼鳞作室待水婓。
竹间山鬼入夜啼,古庙久闭谁启扉。
屈原憔悴江之圻,芙蓉木兰托兴微。
贾谊未召绛灌挤,香草嘉禾徒菲菲。
曾无半辞助诃讥,国风幸赖相因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画面。"玉盘叠捧溪女归"以瑰丽的意象展现女子轻盈地归来,仿佛溪流中的仙女。"鱼鳞作室待水婓"则暗示着竹林深处的简朴居所,静候着主人的到来。
"竹间山鬼入夜啼,古庙久闭谁启扉"营造出一种荒凉与孤寂的氛围,古老的庙宇深锁其中,只有山鬼的夜啼打破寂静。诗人提及屈原和贾谊两位历史人物,屈原在江边憔悴,象征着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贾谊被排挤,暗示了贤才的不幸遭遇。
"香草嘉禾徒菲菲"表达了对美好品德的赞美,然而这些美德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只能独自芬芳。最后,诗人感慨"曾无半辞助诃讥,国风幸赖相因依",意思是尽管没有直接的言辞反驳,但优秀的传统和精神仍在支撑着国家的文化根基。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寓言式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深沉内涵。
邺中废瓦荆榛里,几对鸳鸯飞不起。
千年雨露饱涵濡,蕴蓄元精呵出水。
君家瓦砚古更奇,龙尾凤咮真堪齐。
昔年盖覆贮歌舞,此日研磨助发挥。
呜呼粉黛成尘土,惟有文章照千古。
摩挲此砚为题诗,汉魏兴亡俱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