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菊花黄,茱萸紫,酾酒须酬佳节。
回阑凭欲遍,但霜风凄紧,阵云愁叠。
浪拍荒埼,舟横野渡,芦菼飘萧如雪。
惊寒南来雁,话伤心不尽,汉关秦月。
纵高阁凌虚,暮山萦翠,旧情都别。天涯音信绝。
记春半、桃李芳蕤发。
尽到处、银屏题艳,玉麈谈玄,小梅花、座中吹彻。
去去双轮疾。衰帽落、客衣尘黦。慰幽独,枫林叶。
舟转何计,东望吴江烟阔。岸猿替人哽咽。
又菊花黄,茱萸紫,酾酒须酬佳节。
回阑凭欲遍,但霜风凄紧,阵云愁叠。
浪拍荒埼,舟横野渡,芦菼飘萧如雪。
惊寒南来雁,话伤心不尽,汉关秦月。
纵高阁凌虚,暮山萦翠,旧情都别。天涯音信绝。
记春半、桃李芳蕤发。
尽到处、银屏题艳,玉麈谈玄,小梅花、座中吹彻。
去去双轮疾。衰帽落、客衣尘黦。慰幽独,枫林叶。
舟转何计,东望吴江烟阔。岸猿替人哽咽。
这首《大酺·重九》由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描绘了重阳节时的秋景与情感。词中以菊花、茱萸、霜风、阵云、浪涛、南雁、汉关、秦月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深秋时节的壮丽画卷。
首先,词人通过“菊花黄,茱萸紫”描绘了重阳节的传统元素,菊花与茱萸是重阳节的象征,黄色与紫色的对比鲜明,展现出节日的喜庆气氛。接着,“酾酒须酬佳节”,表达了人们在节日里饮酒庆祝的情景,体现了节日的欢乐与热闹。
随后,词人通过“回阑凭欲遍,但霜风凄紧,阵云愁叠”描绘了一幅秋风凛冽、云层厚重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与节日的喜悦形成对比,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忧郁与感慨。
“浪拍荒埼,舟横野渡,芦菼飘萧如雪”则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景象,波浪拍打着岸边,船只孤独地停泊在野外渡口,芦苇随风飘荡,如同雪花般轻盈,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静谧而略带孤寂的场景。
“惊寒南来雁,话伤心不尽,汉关秦月”通过南飞的大雁和遥远的边关、月亮,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复杂。
最后,“天涯音信绝。记春半、桃李芳蕤发。尽到处、银屏题艳,玉麈谈玄,小梅花、座中吹彻。去去双轮疾。衰帽落、客衣尘黦。慰幽独,枫林叶。舟转何计,东望吴江烟阔。岸猿替人哽咽。”这一段文字,词人通过描述旅途中的艰辛、离别的哀愁、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细腻,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综上所述,《大酺·重九》不仅是一首描绘重阳节景象的词作,更蕴含了词人对人生、自然、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情感抒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粤在秦京日,议乎封禅难。
岂知陶唐主,道济苍生安。
惟彼烈祖事,增修实荣观。
声名朝万国,玉帛礼三坛。
纂圣德重光,建元功载刊。
仍开旧驰道,不记昔回銮。
羽卫摇晴日,弓戈生早寒。
犹思检玉处,却望白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