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酺.重九》
《大酺.重九》全文
清 / 陈匪石   形式: 词  词牌: 大酺

又菊花黄,茱萸紫,酾酒须酬佳节。

回阑凭欲遍,但霜风凄紧,阵云愁叠。

浪拍荒埼,舟横野渡,芦菼飘萧如雪。

惊寒南来雁,话伤心不尽,汉关秦月。

纵高阁凌虚,暮山萦翠,旧情都别。天涯音信绝。

记春半、桃李芳蕤发。

尽到处、银屏题艳,玉麈谈玄,小梅花、座中吹彻。

去去双轮疾。衰帽落、客衣尘黦。慰幽独,枫林叶。

舟转何计,东望吴江烟阔。岸猿替人哽咽。

(0)
鉴赏

这首《大酺·重九》由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描绘了重阳节时的秋景与情感。词中以菊花、茱萸、霜风、阵云、浪涛、南雁、汉关、秦月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深秋时节的壮丽画卷。

首先,词人通过“菊花黄,茱萸紫”描绘了重阳节的传统元素,菊花与茱萸是重阳节的象征,黄色与紫色的对比鲜明,展现出节日的喜庆气氛。接着,“酾酒须酬佳节”,表达了人们在节日里饮酒庆祝的情景,体现了节日的欢乐与热闹。

随后,词人通过“回阑凭欲遍,但霜风凄紧,阵云愁叠”描绘了一幅秋风凛冽、云层厚重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与节日的喜悦形成对比,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忧郁与感慨。

“浪拍荒埼,舟横野渡,芦菼飘萧如雪”则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景象,波浪拍打着岸边,船只孤独地停泊在野外渡口,芦苇随风飘荡,如同雪花般轻盈,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静谧而略带孤寂的场景。

“惊寒南来雁,话伤心不尽,汉关秦月”通过南飞的大雁和遥远的边关、月亮,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复杂。

最后,“天涯音信绝。记春半、桃李芳蕤发。尽到处、银屏题艳,玉麈谈玄,小梅花、座中吹彻。去去双轮疾。衰帽落、客衣尘黦。慰幽独,枫林叶。舟转何计,东望吴江烟阔。岸猿替人哽咽。”这一段文字,词人通过描述旅途中的艰辛、离别的哀愁、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细腻,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综上所述,《大酺·重九》不仅是一首描绘重阳节景象的词作,更蕴含了词人对人生、自然、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情感抒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陈匪石
朝代:清

陈匪石(1883-1959) 原名世宜,号小树,又号倦鹤。江宁人。早年就读尊经书院,曾随张次珊学词。入同盟会。又随朱祖谋研究词学,并入南社,编《七襄》刊物。据传译有《最后一课》(郑逸梅《南社丛谈》)。历任上海各报记者、中国大学、华北大学、中央大学教授,1952年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纂。著有《旧时月色斋诗》、《倦鹤近体乐府》、《宋词举》、《声执》。
猜你喜欢

关中言怀

三秦五岭意,不得不依然。

迹寓枯槐曲,业芜芳草川。

花当落第眼,雨暗出城天。

层阁浮云外,何人动管弦。

(0)

夜宴安乐公主新宅

凤皇鸣舞乐昌年,蜡炬开花夜管弦。

半醉徐击珊瑚树,已闻钟漏晓声传。

(0)

扈从回銮应制

粤在秦京日,议乎封禅难。

岂知陶唐主,道济苍生安。

惟彼烈祖事,增修实荣观。

声名朝万国,玉帛礼三坛。

纂圣德重光,建元功载刊。

仍开旧驰道,不记昔回銮。

羽卫摇晴日,弓戈生早寒。

犹思检玉处,却望白云端。

(0)

闻云中唳鹤

久在青田唳,天高忽暂闻。

翩翻萦碧落,嘹唳入重云。

出谷莺何待,鸣岐凤欲群。

九皋宁足道,此去透絪缊。

(0)

宫词

明日銮舆欲向东,守宫金翠带愁红。

九门佳气已西去,千里花开一夜风。

(0)

杂曲歌辞.伊州.入破第二

长安二月柳依依,西出流沙路渐微。

阏氏山上春光少,相府庭边驿使稀。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