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多节义,死丧及师儒。
题壁留谁看,升堂笑独迂!
特书「明命永」,果兆汉兴符。
正朔鬼神奉,忠魂得慰无?
华亭多节义,死丧及师儒。
题壁留谁看,升堂笑独迂!
特书「明命永」,果兆汉兴符。
正朔鬼神奉,忠魂得慰无?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钱澄之所作的《广哀》组诗中的第六首。通过“华亭多节义,死丧及师儒”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华亭地区忠贞不渝、坚守道义之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逝去的师长和学者们的深切怀念。接下来,“题壁留谁看,升堂笑独迂!”这两句则以一种略带讽刺的口吻,探讨了历史人物或思想家们的作品在后世的流传与评价问题,暗示了某些观点或行为可能在当时被视为迂阔,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却得以流传并被后人所珍视。
“特书‘明命永’,果兆汉兴符。”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历史事件或人物命运的独特见解,认为特定的事件或行动(如“明命永”)预示着未来的某种变化或转折,这里可能暗指某种政治或文化上的复兴。最后,“正朔鬼神奉,忠魂得慰无?”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贞之士精神的崇高颂扬,以及对这些灵魂在历史长河中得到应有尊重与纪念的渴望。整首诗通过深邃的历史视角和对人性、道德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选石横琴,摩山人画,年年小住西泠。
三弄冰弦,三潭凉月俱清。
红桥十二无人到,削芙蓉、两朵峰青。不分明。
水佩风裳,错认湘灵。
成连海上知音少,但七条丝动,移我瑶情。
录曲阑干,问谁素手同凭。
几时共结湖边屋,待修箫、来和双声。且消停。
一段秋怀,弹与侬听。
昨宵猜著今宵雨,今宵月华翻皎。
露白虫惊,风疏雁响,是我关心偏早。为谁懊恼。
问消瘦缘由,便天难晓。
有甚方儿,可将侬病竟医好。和衣连闷睡倒。
正朦胧著枕,忽又惊觉。
池闹残荷,门喧剩叶,尚有秋声多少。难禁自笑。
怎刚怕秋来,便悲秋老。病里年光,也抛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