樛木螽斯耳未闻,中山无屋贮儿孙。
临分自洒黄泉泪,不在区区骨肉恩。
樛木螽斯耳未闻,中山无屋贮儿孙。
临分自洒黄泉泪,不在区区骨肉恩。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咏史·中山靖王胜》。诗中以樛木和螽斯为象征,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中山靖王的感慨。樛木象征着深厚的家族根基,螽斯则寓意繁衍不息,然而诗中却提到“耳未闻”,暗示了中山靖王的子孙并未能延续其荣光。接下来的两句“中山无屋贮儿孙”进一步揭示了家族衰落,连基本的居住条件都无法保障。最后两句“临分自洒黄泉泪,不在区区骨肉恩”表达了对靖王在家族衰败之际,仍无法保全后代的悲凉情感,他悲哀的泪水并非源于亲情,而是对家族命运的深深忧虑。整首诗寓言性强,借古讽今,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