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顺通塞,委命固无疵。
吾观太史公,可谓识道规。
留滞焉足愤,感怀殄生涯。
吾叹龚夫子,秉义确不移。
晦迹一何晚,天年夭当时。
薰膏自销铄,楚老空馀悲。
至人顺通塞,委命固无疵。
吾观太史公,可谓识道规。
留滞焉足愤,感怀殄生涯。
吾叹龚夫子,秉义确不移。
晦迹一何晚,天年夭当时。
薰膏自销铄,楚老空馀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筠的作品,名为《览古十四首(其十一)》。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流露。
“至人顺通塞,委命固无疵。”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那些能够顺应天道、顺利完成使命而又无可指摘之处的人物给予高度评价。这样的描述不仅彰显了古人的高尚品格,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
“吾观太史公,可谓识道规。” 这里,诗人以司马迁为例,赞赏其深知历史规律,对于历史事件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理解。太史公,即司马迁,被誉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史学家,他的《史记》是汉代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文献。
“留滞焉足愤,感怀殄生涯。”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因为时代的限制或个人境遇而未能充分展现自己才华和抱负的人物感到愤慨和深切的同情。他们虽然有才华,但却因种种原因而不能如愿以偿。
“吾叹龚夫子,秉义确不移。” 这里,诗人赞扬的是孔子的弟子——龚胜(即龚夫子),龚胜以坚守礼节和道德著称,诗人对其品格的肯定,也反映出自己对于忠诚和正直品质的推崇。
“晦迹一何晚,天年夭当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才华横溢但又命运多舛、早逝的人物感到的悲哀。他们或许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在适宜的时候得到应有的认可。
“薰膏自销铄,楚老空馀悲。”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于那些如同古代祭祀时用来焚烧供奉的香料一样,自身才华与贡献虽被社会所需却又未能得到充分认可,以致最终耗尽而无人知晓的人物感到深深的悲哀。楚老,可能指的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老臣或隐士,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被遗忘。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忠诚与命运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时代的悲凉。
草色沐新雨,绿润如得意。
披拂欲生烟,苒苒著巾袂。
天涯各芳春,秦吴千万里。
故人攀桂枝,今夕念游子。
长风吹月来,影碎竹间牖。
良宵坐窘束,愧我尘外友。
平生烟霞兴,硉兀上南斗。
颇亦契三三,未省计九九。
迷涂入簿领,乡心几回首。
嗟予季行役,舟拂涨溪柳。
凌晨双鹊鸣,玩占得无咎。
何当从汝去,履綦寻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