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食》
《寒食》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年来底事觉荒唐,无数春怀掩上方。

万灶寒烟逢禁火,千条弱柳送残阳。

岸高临水苍波远,日永看云紫陌长。

处处古埏封白纸,阴森松柏去人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与自然景观的变化。首联“年来底事觉荒唐,无数春怀掩上方”以一种感慨的口吻开始,似乎在反思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某种无奈或困惑。

接着,“万灶寒烟逢禁火,千条弱柳送残阳”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寒烟”与“禁火”、“弱柳”与“残阳”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清而静谧的氛围。寒烟与禁火暗示了节日的肃穆,弱柳与残阳则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自然界的柔美与哀愁,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

“岸高临水苍波远,日永看云紫陌长”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视野,高高的河岸与远处的苍茫水面相接,时间仿佛变得悠长,诗人静静地观察着天边的云彩与延伸至远方的道路,这种静观万物的姿态,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沉思考。

最后,“处处古埏封白纸,阴森松柏去人忙”两句,将视角转向了墓地,白纸封着的古墓与四周茂密的松柏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轮回。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寒食节特定场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哀愁,还蕴含了对时间、生命、死亡等哲学性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其七

南北虽无适,东西亦似萍。

霞根生石片,象迹坏沙汀。

莽莽蒹葭赤,微微蜃蛤腥。

因思范蠡辈,未免亦飘零。

(0)

龙泉东下却寄孙员外

縠江东下几多程,每泊孤舟即有情。

山色已随游子远,水纹犹认主人清。

恩如海岳何时报,恨似烟花触处生。

百尺风帆两行泪,不堪回首望峥嵘。

(0)

比红儿诗·其三十五

雕阴旧俗骋婵娟,有个红儿赛洛川。

常笑世人语虚诞,今朝自见火中莲。

(0)

比红儿诗·其六

青丝高绾石榴裙,肠断当筵酒半醺。

置向汉宫图画里,入胡应不数昭君。

(0)

河源破贼后赠袁将军

白羽三千驻,萧萧万里行。

出关深汉垒,带月破蕃营。

蔓草河原色,悲笳碎叶声。

欲朝王母殿,前路驻高旌。

(0)

途次

去国策羸马,劳歌行路难。

地崇秦制险,人乐汉恩宽。

御沼澄泉碧,宫梨拂露丹。

鼎成仙驭远,龙化宿云残。

不问三苗宠,谁陪万国欢。

至今松桂色,长助玉楼寒。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