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底事觉荒唐,无数春怀掩上方。
万灶寒烟逢禁火,千条弱柳送残阳。
岸高临水苍波远,日永看云紫陌长。
处处古埏封白纸,阴森松柏去人忙。
年来底事觉荒唐,无数春怀掩上方。
万灶寒烟逢禁火,千条弱柳送残阳。
岸高临水苍波远,日永看云紫陌长。
处处古埏封白纸,阴森松柏去人忙。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与自然景观的变化。首联“年来底事觉荒唐,无数春怀掩上方”以一种感慨的口吻开始,似乎在反思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某种无奈或困惑。
接着,“万灶寒烟逢禁火,千条弱柳送残阳”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寒烟”与“禁火”、“弱柳”与“残阳”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清而静谧的氛围。寒烟与禁火暗示了节日的肃穆,弱柳与残阳则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自然界的柔美与哀愁,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
“岸高临水苍波远,日永看云紫陌长”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视野,高高的河岸与远处的苍茫水面相接,时间仿佛变得悠长,诗人静静地观察着天边的云彩与延伸至远方的道路,这种静观万物的姿态,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沉思考。
最后,“处处古埏封白纸,阴森松柏去人忙”两句,将视角转向了墓地,白纸封着的古墓与四周茂密的松柏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轮回。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寒食节特定场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哀愁,还蕴含了对时间、生命、死亡等哲学性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