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东南伤烂漫,烟尘北地苦凄凉。
春风迟到花迟发,犹是人间草树香。
金碧东南伤烂漫,烟尘北地苦凄凉。
春风迟到花迟发,犹是人间草树香。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中国南北两地截然不同的景象。"金碧东南伤烂漫",东南地区繁华富丽,但似乎也因某种原因而显得有些凋零或不完整,"烂漫"一词暗含着繁华背后的落寞。"烟尘北地苦凄凉"则描绘了北方的战乱与苦难,"烟尘"象征着战争的烽火,"凄凉"二字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春风迟到花迟发",春天的脚步在北方来得迟缓,花朵也因此未能按时绽放,暗示了时局的动荡影响了自然的规律。然而,即使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犹是人间草树香",诗人仍能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和大自然的香气,展现出坚韧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中国社会的动荡与变迁,以及诗人对于生活坚韧与希望的情感寄托。沈尹默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文人,他的诗歌往往带有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这首《杂感》正是如此。
高楼何岧峣,一柱西北隅。
横当子午道,峻直参井墟。
曲琼卷飞霞,俨俨仙人居。
上通三重阶,下荫十二衢。
傍楼玉箫女,织翠纷华裾。
仙人顾之笑,授以青琅书。
溯言欲从之,媒拙而理疏。
丹梯目成久,须凭大垂手。
涷雨略洗车,炎晖复如磝。
桃笙眠未熟,屋角乾鹊噪。
借问鹊何来,下上音载好。
此声固非恶,枉为閒者告。
适情便为喜,喜不繇汝报。
用静则为吉,吉不缘汝召。
萧牍尚我疏,行人为谁到。
劝子莫饶舌,移语朱门道。
汝到庭闱话未终,若为行色又匆匆。
要知只有归来好,便做三公亦是空。
江亭年暮。趁飞雁、又听,数声柔橹。
蓝尾杯单,胶牙饧澹,重省旧时羁旅。
雪舞野梅篱落,寒拥渔家门户。
晚风峭,作初番花讯,春还知否。何处。
围艳冶、红烛画堂,博簺良宵午。
谁念行人,愁先芳草,轻送年华如羽。
自剔短檠不睡,空索彩桃新句。
便归好,料鹅黄,已染西池千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