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歌·其二》
《五歌·其二》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我所悲,在泽州。惨淡一纸青天愁。

乞身为母母不留,几欲掷身黄河流。

升堂穗帷啼素秋。别时音徽今在否。

呜呼二歌兮霜风遒。色难志养未尽酬。

有颜敢从毛义游。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五歌》之二,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与哀悼之情。

首句“我所悲,在泽州”开门见山,点明了悲痛的根源所在——在遥远的泽州之地。接着,“惨淡一纸青天愁”一句,通过描绘一片阴郁的天空,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忧愁。诗人因无法为母亲尽孝而感到痛苦,甚至产生了想要投身黄河以求解脱的想法,这种极端的情绪表现了他对母亲深深的眷恋与不舍。

“升堂穗帷啼素秋”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母亲的怀念。他想象着自己在母亲面前哭泣的情景,仿佛还能感受到那凄凉的秋季氛围。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情,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别时音徽今在否”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母亲音讯的牵挂与担忧。在分别之后,那些曾经的温暖话语是否还留在他的记忆中?这一问,既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盼。

最后,“呜呼二歌兮霜风遒。色难志养未尽酬。有颜敢从毛义游。”诗人以悲壮的语气结束,将情感推向高潮。霜风遒劲,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他感叹于未能完全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内心充满了遗憾与自责。同时,诗人以毛义的故事自比,毛义曾因母亲年老而辞官奉养,诗人虽有颜面效仿,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力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命、亲情的深刻思考。它不仅仅是一首悼念母亲的诗歌,更是一曲对人生、对孝道的深情赞歌。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黄鹤楼联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子,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0)

豫章行

白杨初生时,乃在豫章山。

上叶摩青云,下根通黄泉。

凉秋八九月,山客持斧斤。

我□何皎皎,梯落□□□。

根株已断绝,颠倒严石间。

大匠持斧绳,锯墨齐两端。

一驱四五里,枝叶自相捐。

□□□□□,会为舟船燔。

身在洛阳宫,根在豫章山。

多谢枝与叶,何时复相连。

吾生百年□,自□□□俱。

何意万人巧,使我离根株。

(0)

咏怀·其六十三

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

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

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

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

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

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

(0)

对月寓怀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0)

明日分弓亭按阅再用西楼韵

眼看白露点苍苔,岁月飞流首屡回。

老去读书随忘却,醉中得句若飞来。

闻鸡午夜犹能舞,射雉西郊不用媒。

自笑支离聊复尔,丹心元未十分灰。

(0)

玉蝴蝶.七夕

金井梧桐飞报,秋期近也,乌鹊成桥。

为问双星何事,长待今宵。

别今年、新欢暂展,更五鼓、旧恨重摇。黯魂销。

两情脉脉,一水迢迢。寂寥。

寄言儿女,纵能多巧笑,奚暇相调。

暗想离愁,人间天上古来饶。

但心坚、天长地久,何意在、雨暮云朝。宝香烧。

无缘驾海,有分吹箫。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