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魏午庄尚书洞庭归棹图》
《题魏午庄尚书洞庭归棹图》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少伯功成游五湖,东山安石志不渝。

古人遭时类有托,廋语或更思莼鲈。

以公方之趣倘殊,高牙大纛临三吴。

江清海夷帝日俞,乃眷初服为斯图。

诏书朝下夕移镇,川后稳送瓯闽鲈。

下车勤勤问疾苦,作我髦士蒐师徒。

袖长地褊岁未半,顿解符绶行首涂。

再期连帅六受代,纵有郇召膏焉敷?

氓萌睽睽失鷇哺,公胡不闵神夷愉?

行藏任天那喜愠,政恐世难仍相须。

招来麾去本臣职,但祝云卧无惊虞。

中兴将帅算公在,矍铄犹可雄万夫。

衡湘地灵足英少,报国莫道山林无。

扁舟散帻色相耳,胸中八九云梦谁能摹?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陈宝琛所作,题为《题魏午庄尚书洞庭归棹图》。诗人通过对魏午庄尚书归隐后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感慨。首句“少伯功成游五湖”暗指尚书功成身退,如范蠡泛舟江湖;“东山安石志不渝”则引用谢安隐居东山的故事,表示其志向坚定。诗人认为古人常借隐逸寄托情怀,暗示尚书也有莼鲈之思。

接着,诗人赞美尚书治理地方的才能,他被任命为三吴的统帅,得到皇帝的信任。然而,诗中也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诏书朝下夕移镇”暗示变动频繁,“川后稳送瓯闽鲈”表达对地方安宁的期待。尚书关心民间疾苦,勤于政务,但诗中也提到他任期短暂,不得不离职。

诗人感叹尚书虽被迫离开,但仍保持淡泊名利的态度,“行藏任天那喜愠”,表现出高尚的品格。他认为招揽人才、稳定局势本是臣子职责,最后祝愿尚书能安然无恙,享受隐逸生活。诗人认为尚书在中兴时期仍有重要作用,尽管年事已高,依然可以激励人心。

最后,诗人鼓励尚书不必因山林而放弃报国之心,衡湘之地不乏英才,隐居也能贡献力量。诗的结尾以“扁舟散帻色相耳,胸中八九云梦谁能摹?”形象地描绘尚书的风采,暗示他的才情深不可测。

整首诗通过描绘尚书的生活与心境,既赞扬了他的功绩与人品,也寄寓了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庚申初度

今岁垂弧,欲自寿、一辞莫措。

何可拟、翁头如雪,香山白傅。

首夏一番罹重病,去秋数月撄狂虏。

赖天公、肯为保馀生,逢初度。今幸释,千钧负。

尤可喜,归田去。但蹒跚勃窣,龙钟如许。

薇柳诸关成底事,菊松三径犹堪主。

办篮舆、尚可檄渔樵,盟鸥鹭。

(0)

八声甘州.辛酉自寿

数年来、揆度在南州,今年在家山。

叹平生踪迹,荆淮岭蜀,多少间关。

幸对园林花竹,一笑且团栾。

莫忆西风梦,驰志楼兰。

赢得维摩多病,奈鬓毛剥落,步武蹒跚。

神仙何处,遗我以金丹。

愿明时、清平无事,放老翁、长伴白鸥闲。

聊相与,桂花香里,满酌开颜。

(0)

丙戌春过梓潼即事

天公殊不间西东,物意人情处处同。

麦垄绿雏犹欠雨,花蹊红稚不禁风。

子规又唤天涯客,布谷还催田舍翁。

欲挽游丝网春住,归鞍催我又匆匆。

(0)

登湘南楼和方孚若韵

天教管领众山来,笋立平章翠作堆。

上马休怜翁矍铄,酌罍聊赋彼崔嵬。

楼高苍桂奇观列,人对黄花逸兴催。

公退呼儿同徙倚,卷舒风月等浮埃。

(0)

累日脾疾自歌

壮年筋力惯驱驰,堪叹新来数问医。

生老病催无怪者,寸关亦可自知之。

养痾抗疏吾谋是,论證投方某剂宜。

识破幻躯天赋命,儿曹昵昵复何疑。

(0)

送赵鼎臣赴召·其二

师旅之馀旱继之,可为太息此何时。

江头人类鱼鳞集,局面忧深虎口危。

国事不应分尔汝,边防岂特固藩篱。

茂弘若问金陵事,说与江东米价知。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