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湘南楼和方孚若韵》
《登湘南楼和方孚若韵》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天教管领众山来,笋立平章翠作堆。

上马休怜翁矍铄,酌罍聊赋彼崔嵬。

楼高苍桂奇观列,人对黄花逸兴催。

公退呼儿同徙倚,卷舒风月等浮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xiāngnánlóufāngruòyùn
sòng / céngbǎi

tiānjiàoguǎnlínzhòngshānláisǔnpíngzhāngcuìzuòduī

shàngxiūliánwēngjuéshuòzhuóléiliáocuīwéi

lóugāocāngguìguānlièrénduìhuánghuāxīngcuī

gōng退tuìértóngjuànshūfēngyuèděngāi

翻译
大自然让这些山峰簇拥而来,竹笋般挺立,翠绿如堆积的宝藏。
骑马时不必怜悯我老态龙钟,暂且举杯,为这巍峨的景色吟咏几句。
高楼之上,苍劲的桂花树排列成奇异的景观,面对着金黄的菊花,人的兴致被激发。
公务之余,我呼唤孩子们一同漫步,任凭风月与尘埃共舞。
注释
管领:管理、统率。
笋立:比喻山峰挺拔如竹笋。
矍铄:形容老人精神焕发。
酌罍:斟酒,古代盛酒的器皿。
崔嵬:形容山势高大险峻。
苍桂:苍劲的桂花树。
逸兴:超脱世俗的兴致或才情。
徙倚:徘徊,漫步。
风月:泛指美好的自然景色。
浮埃:尘埃,比喻世事的纷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时心旷神怡的情怀。

"天教管领众山来,笋立平章翠作堆。" 这两句以宏大之笔勾勒出层叠的群山,其状如同林立的巨竹,翠绿欲滴,形成一片壮观的景象。

"上马休怜翁矍铄,酌罍聊赋彼崔嵬。" 诗人骑马登高处,不禁对那些巉岩陡峭之地生出怜悯之心,随手提笔,在简陋的酒器中品饮,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怀。

"楼高苍桂奇观列,人对黄花逸兴催。" 高耸的楼阁上栽种着苍古的桂树,构成了一幅奇特的景观图。人们在这黄花盛开之际,对美景感到欣喜,心情也随之舒畅。

"公退呼儿同徙倚,卷舒风月等浮埃。" 诗人退下高处,与子孙们一同依倚,享受着那如画卷展开的风光和月色,宛若游走在云端一般,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悠然自得的情怀,是一幅充满生活情趣与哲思的山水画卷。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送周子静

地深湘渚浪,天远桂阳城。

故里楸花别,诸生柳絮迎。

一夔开迹后,六舞待时行。

子自调新律,吾衰閟旧声。

(0)

赵尚书挽诗二首·其一

材业将时偶,声名斗宠新。

文昌留不住,大尹政通神。

力说和戎好,从撩相国嗔。

春花插秋鬓,还得自繇身。

(0)

看柑

窈窕随塘曲,酸甜在橘中。

所欣黄一半,相逐树无穷。

习啖成真性,悲歌记土风。

惭非美人赠,采摘恣村童。

(0)

因在秀州寄王道夫诗三首·其一

衮衮红尘五月留,来时落木不胜秋。

只今春事浓如许,万里沧浪又一舟。

(0)

次韵

童去鹤归迟,青山皓首期。

池塘圆草梦,家世受梅知。

拂石和云卧,分鱼换米炊。

人生裁足耳,舍子更其谁。

(0)

广福寺

细问黄山事,荒唐半不传。

诸峰几林壑,十日九云烟。

笙断空中籁,丹留涧底泉。

相招愧猿鹤,何日谢尘缘。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