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问黄山事,荒唐半不传。
诸峰几林壑,十日九云烟。
笙断空中籁,丹留涧底泉。
相招愧猿鹤,何日谢尘缘。
细问黄山事,荒唐半不传。
诸峰几林壑,十日九云烟。
笙断空中籁,丹留涧底泉。
相招愧猿鹤,何日谢尘缘。
这首诗描绘了对黄山壮丽景色的追问和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尘世纷扰的超脱。"荒唐半不传"暗示着黄山之事多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为后人所熟知。"诸峰几林壑,十日九云烟"则是对黄山景色的生动描绘,山峰、林壑交错,云雾缭绕,每天都有不同的美丽景色。
"笙断空中籁,丹留涧底泉"中的"笙"指的是一种古代乐器,这里形容风过黄山时所发出的声音,如同笙的鸣响,而"丹"则是形容溪水清澈。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黄山自然之声和清泉的赞美。
最后两句"相招愧猿鹤,何日谢尘缘"中,"相招"意味着与自然界的交流,与之之间没有隔阂;"愧猿鹤"则是借用古代仙人骑鹤登天的典故,表达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达到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何日谢尘缘"则是对未来能够摆脱尘世烦恼、归隐山林的美好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黄山的自然美景以及诗人对于超然物外的深切向往。
燮调曾转九重天,偃息何难十国连。
坐遣朝云将朔雪,一清瘴雨与蛮烟。
丰年预见宽心曲,俭俗能忘念目前。
更想朝来穷巷里,闭门高卧有遗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