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广福寺》
《广福寺》全文
宋 / 叶秀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细问黄山事,荒唐半不传。

诸峰几林壑,十日九云烟。

笙断空中籁,丹留涧底泉。

相招愧猿鹤,何日谢尘缘。

(0)
翻译
详细询问黄山的往事,大多荒诞不经难以流传。
众多山峰环绕着众多树林山谷,十天里有九天被云雾缭绕。
山中的笙箫声消失在空旷的山谷中,只有红色的丹药留在了山涧的泉水旁。
面对山中的猿鹤邀请,我深感惭愧,何时能摆脱尘世的牵绊呢?
注释
细问:详细询问。
黄山事:黄山的往事。
荒唐:荒诞不经。
半不传:大多难以流传。
诸峰:众多山峰。
几林壑:环绕着众多树林山谷。
十日九云烟:十天里有九天被云雾笼罩。
笙断:笙箫声消失。
空中籁:空旷的山谷中。
丹留:留下红色的丹药。
涧底泉:山涧的泉水。
相招:邀请。
愧:感到惭愧。
猿鹤:山中的猿和鹤。
何日:何时。
谢尘缘:摆脱尘世的牵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黄山壮丽景色的追问和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尘世纷扰的超脱。"荒唐半不传"暗示着黄山之事多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为后人所熟知。"诸峰几林壑,十日九云烟"则是对黄山景色的生动描绘,山峰、林壑交错,云雾缭绕,每天都有不同的美丽景色。

"笙断空中籁,丹留涧底泉"中的"笙"指的是一种古代乐器,这里形容风过黄山时所发出的声音,如同笙的鸣响,而"丹"则是形容溪水清澈。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黄山自然之声和清泉的赞美。

最后两句"相招愧猿鹤,何日谢尘缘"中,"相招"意味着与自然界的交流,与之之间没有隔阂;"愧猿鹤"则是借用古代仙人骑鹤登天的典故,表达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达到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何日谢尘缘"则是对未来能够摆脱尘世烦恼、归隐山林的美好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黄山的自然美景以及诗人对于超然物外的深切向往。

作者介绍

叶秀发
朝代:宋

叶秀发(一一六一~一二三○),南宋官吏。字茂叔,学者称南坡先生,金华(今属浙江)人。师事吕祖谦、唐仲友。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士。授福州长溪簿。历庆元府教授,知政和县、休宁县、扬子县。理家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知高邮军。三年卒,年七十。
猜你喜欢

次韵卢漕木芙蓉二首·其一

风波久厌水中央,初日精神入槛光。

木末端来就词客,墙头应是误行郎。

高花大叶宜图障,浅绿深红照豆觞。

壮观秋容惟有此,霜边倒尽雨边荒。

(0)

石塘

市夹河漘好,桥当浦口雄。

湿云低障日,斜雨急收风。

石岸蜿蜒去,松江杳霭中。

知几吾晚矣,惭汗过垂虹。

(0)

对雪呈判府周丞相

燮调曾转九重天,偃息何难十国连。

坐遣朝云将朔雪,一清瘴雨与蛮烟。

丰年预见宽心曲,俭俗能忘念目前。

更想朝来穷巷里,闭门高卧有遗贤。

(0)

六叔父生朝三首·其一

拂拂南薰入燕堂,兽炉清润酒尊凉。

筵开汤饼麦初熟,綵结茶花丝正香。

翠竹有孙添夏笋,红榴能笑发春妆。

都将造物无穷景,来与仙翁献寿觞。

(0)

题屏风墨梅二首·其二

天上和羹事,巢由不忍闻。

疏花将瘦影,閒卧一溪云。

(0)

脱叶

绿阴时节叶急飞,投分青芜更不疑。

横被蛛丝禁得住,舞风一片独多时。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