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业将时偶,声名斗宠新。
文昌留不住,大尹政通神。
力说和戎好,从撩相国嗔。
春花插秋鬓,还得自繇身。
材业将时偶,声名斗宠新。
文昌留不住,大尹政通神。
力说和戎好,从撩相国嗔。
春花插秋鬓,还得自繇身。
此诗为宋代词人叶适所作,名《赵尚书挽诗二首(其一)》。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对于逝去时光的无奈与哀伤,以及对亡友的深切缅怀。
"材业将时偶,声名斗宠新。"
这两句描绘了赵尚书在世时的才华横溢和声望日隆,但如今却只能成为往事,可见诗人对于逝去光阴的留恋和对亡友才能的赞美。
"文昌留不住,大尹政通神。"
文昌星乃文祀之所,常用以喻文学艺术之官署;大尹则为古代官职之一,位高权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赵尚书才华与品德的推崇,以及对其政绩的认可。
"力说和戎好,从撩相国嗔。"
此处展示了亡友在世时的情操与作为,和戎即是军旅之事,表现出赵尚书不仅文采斐然,更有治国安邦之才。从撩则形容其处理政务的能力,相国嗔则反映了他为官清廉、深受民众爱戴。
"春花插秋鬓,还得自繇身。"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逝去时光的感慨,春花代表着生机与活力,而秋鬓则象征着衰老与凋零。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亡友英年早逝的哀悼,以及自己也无法逃脱时间流逝的无奈。
总体而言,此诗不仅是对赵尚书个人才华与品德的颂赞,更是对于逝去美好事物的一种深切怀念。叶适通过此诗,寄寓了自己对于友情、时光、以及人生易逝的复杂情感。
天气肃肃霜气深,草木黄落日白沉。
凤皇不鸣朱丝琴,君行不远伤人心。
四时疾转无停针,鸳鸯刺绣成锦衾。
鸳鸯不栖远树林,林风吹有南北音。
谅君不是边地尘,胡为一飞不可寻。
谅君不是边地城,胡为一立不移形。
北云冉冉南云升,安得撞面肝肠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