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赵鼎臣赴召·其二》
《送赵鼎臣赴召·其二》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师旅之馀旱继之,可为太息此何时。

江头人类鱼鳞集,局面忧深虎口危。

国事不应分尔汝,边防岂特固藩篱。

茂弘若问金陵事,说与江东米价知。

(0)
翻译
军队征战之后接着是旱灾,真是令人叹息这是什么时候。
江边的人们像鱼鳞一样密集,形势严峻如同虎口之危。
国家大事不应只你我区分,边防巩固岂止是为了篱笆。
如果茂弘询问金陵的情况,就告诉他江东米价已经知道了。
注释
师旅:军队征战。
馀:之后。
旱继之:接着是旱灾。
太息:叹息。
江头:江边。
人类:人们。
鱼鳞集:像鱼鳞一样密集。
局面:形势。
忧深:严峻。
虎口危:如同虎口之危。
国事:国家大事。
不应:不应只。
尔汝:你我区分。
边防:边疆防御。
岂特:岂止。
固:巩固。
藩篱:篱笆。
茂弘:茂弘(人名,可能是诗中的角色)。
若问:如果询问。
金陵事:金陵的情况(金陵,古地名,这里指南京)。
江东:江东地区(古代中国的一个地理区域)。
米价:米价。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李曾伯所作,名为《送赵鼎臣赴召(其二)》。诗中流露出浓郁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师旅之馀旱继之,可为太息此何时。"

这一句表达了对战争连绵不断、士兵疲惫不堪的哀叹,以及对于和平到来的渴望和无奈。在这里,“师旅”指的是军队的行进,而“旱”则是干涸的意思,暗示战争带来的荒废与贫困。

"江头人类鱼鳞集,局面忧深虎口危。"

这一句描绘了战乱中人民的凄惨生活,"人类鱼鳞集"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如同鱼鳞般被压迫和剥削,而“虎口”则象征着强权和危险,暗示社会局势之严峻。

"国事不应分尔汝,边防岂特固藩篱。"

这句诗强调了国家大事不应仅限于一部分人的私利,而是需要全民共同关注和维护的。"边防"指的是国界的守护,这里提醒着读者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茂弘若问金陵事,说与江东米价知。"

最后一句则是对友人赵鼎臣赴召时的情景描写,“茂弘”可能是地点或官职名称,而“金陵”指的是南京一带,这里提到朋友可能会关心的事件,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希望通过米价这个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传达对朋友的牵挂和期望。

总体来说,李曾伯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情感,也展示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关切。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闻延平水沴·其二

鹳鸣早合迁崖际,渔唱先教集岸隈。

见说高楼如小舫,呼号声杂怒涛豗。

(0)

观瀑布柬同游诸友

两瀑五十里,炎蒸雨雪霶。

那知庐阜境,元只在吾乡。

(0)

雨中出廓

幽人宁免俗,踸踔且泥行。

云过溪流动,雨馀池草生。

长身成局蹐,暮景学将迎。

应被邻翁笑,有田胡不耕。

(0)

洛阳春

酒到横波娇满。和香喷面。

攀花落雨祝东风,诮不借、周郎便。背立腰肢挪捻。

更须回盼。多生不作好因缘,甚只向、尊前见。

(0)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

奚李风流尽,法传外诸孙。

常山陈赡子,怀抱自高攑。

孰云胜潘翁,惟眉山公言。

四海未尽试,一变归九原。

胡郎少年子,外家典刑存。

一点落髹漆,重价压玙璠。

孙侯磊落人,情义久益惇。

解囊赠玄圭,孰知师白猿。

我资不解书,下笔辄自喛。

良宝不受辱,默默面称冤。

(0)

兴龙节致语口号

剑佩声来合玉除,骐驎烟上暗金铺。

近臣先识天颜喜,九奏初知昼景舒。

东海为田将几见,南山称寿已三呼。

欲知帝力今多少,醉舞行歌塞道涂。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