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兹雩娄,务学实著。三千之位,七十是预。
匪善莫行,惟德乃据。纪干前书,式彰厥誉。
伯兹雩娄,务学实著。三千之位,七十是预。
匪善莫行,惟德乃据。纪干前书,式彰厥誉。
这首诗是北宋末年皇帝赵构(即宋徽宗)的作品,体现了古代帝王对德才兼备的要求以及对臣子的期望。首句“伯兹雩娄,务学实著”表达了要注重学习和实际成就,而不仅仅是空谈。这反映出帝王对于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态度。
接着,“三千之位,七十是预”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选拔官员的情况,即在众多职位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被预先选定,这强调了选拔过程的严格和挑选人才的重要性。
“匪善莫行,惟德乃据”则是对品德要求的强调,没有善良的品质就不应该行事,只有具备高尚品德的人才能占据其位。这表明了帝王对于官员道德修养的重视。
最后,“纪干前书,式彰厥誉”则是对历史记载和名声的赞扬,通过历史上的优秀典范来激励后人,这里“纪干”指的是古代圣贤的典籍,而“式彰厥誉”则是在称颂那些著名的美德和荣誉。
整首诗体现了帝王对于官员的道德要求、选拔官制度以及历史传承的重视。
黄冠不返燕山客,柴市风霾蔽天黑。
剖将径寸夷齐心,染出一方天水碧。
故人却聘逃临安,有叟西台击竹还。
相逢静听啼鹃哭,石君洒泪比人寒。
斜飞半角都安在,朱鸟魂归朝局改。
母妃难补女娲天,帝子谁填精卫海。
会稽山南宝气空,妖僧一炬烧云红。
六丁独抱石君去,多年稳卧冯夷宫。
老渔大笑呼君起,有似蕤宾跃池水。
清光耿耿照秋霜,错道文山犹未死。吁嗟乎!
文山到今原不死,可惜青松斲研赵承旨。
一峰收云入,一峰放云出。
一峰云不流,雨丝抽乙乙。
幸际天骤阴,山路较清谧。
不然宝马车,十里纷填溢。
入门礼大士,绕栋香烟密。
长老拙言词,大逊舍利佛。
侍御具辩才,颇似维摩诘。
不著文字禅,慧力更无匹。
流连云树间,心意同閒逸。
尘事未能祛,归舟遂迅发。
昨离句漏山,今仍山下住。
河乾无水舟不前,云是方行十里路。
塔高何矗矗,两日犹在目。
送尽行路人,使我心转轴。
朝爬沙,暮爬沙,舟子持杷泣且语,可怜辛苦不还家。
闻汝言,意凄然,同为飘泊东西客,相邀举酒呼青天。
问天天不管,那更论长短。
不如一曲雍门弹,千古英雄尽肠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