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栖无柰老而穷,又见徐卿马首东。
快意一时荷叶雨,增明千里稻花风。
高材合在云霄上,胜处能忘涧壑中。
法护相从如问我,为言踪迹与君同。
羁栖无柰老而穷,又见徐卿马首东。
快意一时荷叶雨,增明千里稻花风。
高材合在云霄上,胜处能忘涧壑中。
法护相从如问我,为言踪迹与君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送徐季公运干罢任》。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赞美之情。
"羁栖无柰老而穷"一句,描绘了诗人因年迈贫困,无奈于世事的凄凉境遇。"又见徐卿马首东"则是说诗人再次目送友人徐季公离去的情景。
接着,"快意一时荷叶雨,增明千里稻花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喜悦和豁然开朗之感。诗人在这场景中找到了暂时的快乐,这种快乐不仅是个人情感上的释放,更是精神层面的满足。
"高材合在云霄上,胜处能忘涧壑中"两句,则是对徐季公品格和才华的赞美。诗人认为朋友的才能如同云霄之间,不可企及,而他所经历过的地方,如同山涧之美,也是难以忘怀的。
最后,"法护相从如问我,为言踪迹与君同"两句,是诗人表达自己对徐季公的依恋和赞赏。就像法护这类高洁的人物,他们之间的交往,如同探询自己的内心,而他们共同的经历和追求,也让诗人感到无比的亲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朋友才华和品格的赞美,表达了诗人的不舍之情和深厚的情谊。
城中醉人舞连臂,城外醉人相枕睡。
此人心中未必空,暂尔颓然似无事。
我生从来不解饮,终日腾腾少忧累。
昔年曾见乐全翁,自说少年饮都市。
一时同饮石与刘,不论升斗俱不醉。
楼中日夜狂歌呼,钱尽酒空姑且止。
都人疑是神仙人,谁谓两人皆醉死。
此翁年老不复饮,面光如玉心如水。
我今在家同出家,万法过前心不起。
此翁已死谁与言,欲言已似前生记。
能公住岭南,正观呼不起。
忠公客中禁,朝恩不为累。
道人无净秽,所遇忘嗔喜。
悟公清净人,心厌纷华地。
慧林虚法席,去有迟迟意。
投身淤泥中,佛法何处是。
引身山林间,过患差无几。
力小难自欺,心安似无愧。
悟世常失人,违心辄丧己。
徐行勿与较,乘流得坎止。
君看净因揩,志以直自遂。
杀身竟何益,犯难岂为智。
去住本由天,毋求亦无避。
相期明且哲,大雅亦如此。
泉上秦伯坟,下埋三良士。
三良百夫特,岂为无益死。
当年不幸见迫胁,诗人尚记临穴惴。
岂如田横海中客,中原皆汉无报所。
秦国吞西周,康公穆公子。
尽力事康公,穆公不为负。
岂必杀身从之游,夫子乃以侯嬴所为疑三子。
王泽既未竭,君子不为诡。
三良徇秦穆,要自不得已。
芳兰非不嘉,当门自宜锄。
矧此恶木阴,久妨长者车。
仆夫砺寻斧,告我日方除。
久持不忍意,柯条益扶疏。
植根虽云固,伐去曾须臾。
我涂虽不宽,出入自有馀。
开门听还往,并纳贤与愚。
荒秽一朝尽,来者皆虚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