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杨秋江归羊城》
《送杨秋江归羊城》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古风

冥鸿响瑶渚,秋声满江干。

严霜悴百草,萧条风景寒。

人生在知己,远别良独难。

岂无绿绮琴,不忍向君弹。

岂无白纻歌,歌来转辛酸。

聊持一尊酒,暂结半日欢。

酒醒愁复在,何如赠琅玕。

琅玕世所重,分刻两佩环。

一作双蟠螭,一作双回鸾。

上可献天府,下可慰慈颜。

愿君永佩之,佩之当佩兰。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琏所作的《送杨秋江归羊城》。诗中以“冥鸿响瑶渚”开篇,描绘出一幅秋日江边的静谧景象,引人入胜。接着,“秋声满江干”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离别的意境。

“严霜悴百草,萧条风景寒”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凄凉。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人生在知己,远别良独难”,直抒胸臆,道出了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友情的珍贵与离别的痛苦。

接下来,“岂无绿绮琴,不忍向君弹。岂无白纻歌,歌来转辛酸”两句,运用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面对离别,他既想用音乐和歌声表达情感,却又因情感过于深沉而难以启齿,这种复杂的心情跃然纸上。

“聊持一尊酒,暂结半日欢。酒醒愁复在,何如赠琅玕”则是诗人试图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离别的愁绪,但酒醒之后,愁绪依旧。于是,他想到了赠送给友人琅玕(一种珍贵的玉石),以此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最后,“琅玕世所重,分刻两佩环。一作双蟠螭,一作双回鸾。上可献天府,下可慰慈颜。愿君永佩之,佩之当佩兰”几句,不仅赞美了琅玕的珍贵,也寓意着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能像佩带珍贵的玉石一样,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得到尊重与关爱,同时也能慰藉亲人的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投赠衢州大守张七泽

岐路论交自有神,使君高谊薄秋旻。

天涯臭味元同姓,海内文章属几人。

何日关门占气色,且随堠吏望车尘。

姑苏姑蔑盈盈水,愿把新诗次第论。

(0)

归兴诗·其十二

湖海已远适,烟霞惬宿缘。

为官亦破产,未老欲归田。

远树见倦鸟,高枝闻暮蝉。

此行非跃马,不受绕朝鞭。

(0)

归兴诗·其二

敢爱东山卧,空惭西掖臣。

一官才半俸,数口未全贫。

通籍无多日,还家有病身。

敝裘犹在箧,浑未上缁尘。

(0)

过亡友韩伯举拊缶亭故址抚今追昔得诗六章敢曰招魂亦以当泣·其四

人欲百身赎,余惭一束刍。

别君如旦夕,邈尔隔山河。

台徙题诗石,林非挂剑柯。

伤心旧游处,双屐畏经过。

(0)

丙戌赴谪下雉过小金山谒苏祠与诸季言别

晚泊灵洲共举杯,探奇重上妙高台。

且看往哲留青史,肯谓明时弃不才。

棠棣风和增缱绻,庭萱日丽重徘徊。

诘朝借问阳关路,来往逢人问折梅。

(0)

访赵山人尔真

望之不尽沧江水,餐得无穷绝峤霞。

短褐逍遥长独往,桃源深处访君家。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