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干戈里,劳君远访余。
再为千里别,又是一年馀。
天末空樽酒,人生念辅车。
西湖从处好,毕竟若为居。
忆昔干戈里,劳君远访余。
再为千里别,又是一年馀。
天末空樽酒,人生念辅车。
西湖从处好,毕竟若为居。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芾的作品,名为《再和三首(其三)》。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别之情以及对西湖美景赞叹的诗篇。
“忆昔干戈里,劳君远访余。” 这两句回忆过去在战乱中相会的情形,表明彼此之间有深厚的情谊。干戈本指古代兵器,后多用以比喻战争或动荡的时代。
“再为千里别,又是一年馀。” 这两句则写出了再次离别的心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千里之别,意味着彼此相隔遥远;一年馀,则是指时光飞逝,每逢岁末便又是一番怀念。
“天末空樽酒,人生念辅车。”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应享天年的态度。天末空樽酒,是说到了年底还剩下的空酒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人生念辅车,则是比喻生命如同行走中的车轮,不断向前。
“西湖从处好,毕竟若为居。” 最后两句则写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以及愿意在那里久留的心情。西湖之美,是多次被古代文人吟咏的地方,这里表达了诗人希望长驻此地,不愿离去的情怀。
总体而言,吴芾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时光的珍惜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居处绝人事,门前雀罗施。
谁遣辟书至,仆隶皆展眉。
匹马渡河洛,西风飘路岐。
手执王粲笔,闲吟向旌旗。
香晚翠莲动,吟馀红烛移。
开口啖酒肉,将何报相知。
况我魏公子,相愿不相疑。
岂学官仓鼠,饱食无所为。
白露沾碧草,芙蓉落清池。
自小不到处,全家忽如归。
吾宗处清切,立在白玉墀。
方得一侍座,单车又星飞。
愿将门底水,永托万顷陂。
脉脉羡佳期,月夜吟丽词。
谏垣则随步,东观方承顾。
林雪消艳阳,简册漏华光。
坐更芝兰室,千载各芬芳。
节苦文俱盛,即时人并命。
翩翻紫霄中,羽翮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