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时应不谏,天幕称仙才。
聘入关中去,人从帝侧来。
诗窗盛岛屿,檄盾照风雷。
几度陪旄节,营巡海色回。
明时应不谏,天幕称仙才。
聘入关中去,人从帝侧来。
诗窗盛岛屿,檄盾照风雷。
几度陪旄节,营巡海色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广州的壮丽场景。诗人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明时应不谏,天幕称仙才。”这一句表达了对王拾这位官员的赞誉,他在朝中以聪明才智著称,受到皇帝的器重和信任。诗人用“天幕”来比喻他如同神灵一般超凡脱俗。
“聘入关中去,人从帝侧来。”这里描写的是王拾受命赴任的情景,"聘入关中"指出使广州,而"人从帝侧来"则意味着皇帝亲自为他送行,这强调了王拾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诗窗盛岛屿,檄盾照风雷。”这一句描绘的是诗人与王拾共处的场景。诗窗下,王拾正襟危坐,气宇非凡;"檄盾照风雷"则是对其才华横溢、光芒万丈的一种形象比喻。
“几度陪旄节,营巡海色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与王拾一同赴任的感慨。"几度陪旄节"意味着在重要的节日或仪式中陪伴,而"营巡海色回"则描绘了一路上行军营、巡视边疆,直到抵达广州之时,那种壮阔辽远的景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拾才华和地位的颂扬,以及对其赴任途中的壮观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离别的不舍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唐代官员出使时的隆重礼遇。
一城和气万家春,金碧楼台处处新。
太守不孤同乐意,木兰堂上看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