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首尾吟·其六十三》
《首尾吟·其六十三》全文
宋 / 邵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代记时。

官职固难称太史,文章却欲学宣尼。

能归岂谢陶元亮,善听何惭钟子期。

德若不孤吾道在,尧夫非是爱吟诗。

(0)
翻译
欧阳修并非只是爱好写诗,诗是他用来记录时代的工具。
他的官职虽难以匹配太史的名号,但他的文章却追求孔子般的文采风流。
他如果能归隐田园,绝不逊色于陶渊明,善于倾听他人也无愧于钟子期的知音之誉。
如果品德不孤立,我的道路就在,所以欧阳修并非只是爱好吟诗。
注释
尧夫:指欧阳修,字永叔,北宋文学家。
太史:古代负责记录历史的官员。
宣尼:即孔子,儒家创始人。
陶元亮: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逸著称。
钟子期:古代传说中的音乐鉴赏家,与俞伯牙的故事有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首尾吟》第六十三首,主要体现了诗人邵雍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和对自己品德修养的追求。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并不是单纯为了爱好而写诗,而是借诗来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时代感受。他自比为尧夫,暗示自己有志于以诗言志,关注社会现实。

接下来的两句“诗是尧夫代记时,官职固难称太史”,强调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历史与时代的见证,尽管他的官职可能不足以称为正式的史官,但他的诗却能承担起历史记载的责任。

“文章却欲学宣尼”表达了诗人对孔子(宣尼)文章道德的仰慕,他希望自己通过诗歌也能像孔子那样,传播教诲,影响他人。

“能归岂谢陶元亮,善听何惭钟子期”这两句,诗人以东晋隐士陶渊明和知音钟子期自比,表明即使选择归隐,也不放弃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期待有人能理解并欣赏他的诗歌。

最后,“德若不孤吾道在,尧夫非是爱吟诗”总结全诗,强调品德高尚的人,其道路不会孤单,他的诗歌并非单纯为了吟咏,而是承载着他的道德追求和人生哲学。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邵雍作为诗人兼道德家的形象,他以诗为工具,既记录时代,又传播美德,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作者介绍
邵雍

邵雍
朝代:宋   字:尧夫   生辰:1011年—1077年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猜你喜欢

归乡七首·其六

路绕荒丘水接天,寂无风雨亦萧然。

泪红原不因今日,头白何曾是暮年。

百尺藤萝缠古庙,几家烟火隔平田。

分明鬼向孤儿哭,犹待清明送纸钱。

(0)

秋思二首·其一

四望秋光独抚膺,无穷衰草汉家陵。

苍梧万里人何去,湘水千秋怨不胜。

苑废但看麋鹿过,台荒空见牧童登。

故侯久作乘槎客,莫向江鸥说替兴。

(0)

重过西园

几啭初莺语,西园春尽宜。

每於好花处,转忆少年时。

紫玉纫兰叶,红牙按竹枝。

徘徊行酒地,空见粉墙诗。

(0)

泊园为杨元孺都督赋·其三

朱阑春雨过,曲曲漾涟漪。

柳色绿于水,花枝光匝池。

开筵藉碧草,把酒听黄鹂。

回首阳关笛,那堪马上吹。

(0)

斐园杂咏十一首·其五问景台

蛇蚹与蜩翼,觉有待为烦。

吾爱柴桑老,能为神释言。

(0)

苏元易贻湛用喈彩树牡丹招赏因赋

彩胜贻来自美人,名花宁独擅芳晨。

雕阑绣幕千金夜,魏紫姚黄一树春。

隋苑豪华嗟已故,汉宫灯火喜重新。

赋诗知有清平调,好向君王笛里陈。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